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求职者需警惕忽悠型私教,改变履历并不能改变命运

2022年04月06日 08:46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正值“金三银四”招聘季,互联网“大厂”成为许多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据工人日报报道,一批“求职私教”应运而生。他们瞄准求职者的焦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班授课,打出诱人广告:“零经验转行秘籍”“带小白逆袭大厂”“一对一面试谈薪辅导”“1988元‘大厂’通行证等你来拿”……

  当购买者以为即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时,其实不过是掉入一个由谎言编织的幻境里而已。光靠涂脂抹粉最多只能让外表光鲜一点,里子到底如何,在真正的行家面前,很难隐藏得住。

  不得不提醒那些希望通过改变形象来改变命运的人,理智地想一想,这可能吗?企业尤其是“大厂”都有一套严格的进人机制,谁敢保证想进就一定能进?难道“大厂”的职位还能私相授受不成?

  不否认,私教对求职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求职面试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描述自己的优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用人单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履历更容易打动人,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求职私教正当的生存空间就在于通过一些测试让求职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通过一定的技巧辅导让求职者更从容更勇敢地迎接挑战。

  也就是说,求职私教干得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活,有那块精美的面料,才有其后的花团锦簇,如果连锦都没有,就别指望求职私教通过拼拼凑凑、复制剪切粘贴成锦绣。

  面试讲究的是真实,就是怕履历不真实,表演成分过重,所以才产生了背景调查这一职业。“大厂”的背调非常严格,没有真才实学只怕过了面试关也过不了见习关、试用期的关。哪怕入职关也过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最终还是要靠能力说话的。能力与履历严重不符,职业生涯也会举步维艰。不要用歪脑筋,如果在诚信纪录中留下污点,得不偿失。

  对求职者而言,一定不能把重点放在怎么来提升应聘技能、用在对付人事经理身上。求职不是投机,人生无法取巧,真才实学,人生之路才走得踏实。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求职者需警惕忽悠型私教,改变履历并不能改变命运

2022-04-06 08:46 来源:钱江晚报 高路

  正值“金三银四”招聘季,互联网“大厂”成为许多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据工人日报报道,一批“求职私教”应运而生。他们瞄准求职者的焦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班授课,打出诱人广告:“零经验转行秘籍”“带小白逆袭大厂”“一对一面试谈薪辅导”“1988元‘大厂’通行证等你来拿”……

  当购买者以为即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时,其实不过是掉入一个由谎言编织的幻境里而已。光靠涂脂抹粉最多只能让外表光鲜一点,里子到底如何,在真正的行家面前,很难隐藏得住。

  不得不提醒那些希望通过改变形象来改变命运的人,理智地想一想,这可能吗?企业尤其是“大厂”都有一套严格的进人机制,谁敢保证想进就一定能进?难道“大厂”的职位还能私相授受不成?

  不否认,私教对求职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求职面试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描述自己的优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用人单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自己,让自己的履历更容易打动人,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求职私教正当的生存空间就在于通过一些测试让求职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通过一定的技巧辅导让求职者更从容更勇敢地迎接挑战。

  也就是说,求职私教干得更多的是锦上添花的活,有那块精美的面料,才有其后的花团锦簇,如果连锦都没有,就别指望求职私教通过拼拼凑凑、复制剪切粘贴成锦绣。

  面试讲究的是真实,就是怕履历不真实,表演成分过重,所以才产生了背景调查这一职业。“大厂”的背调非常严格,没有真才实学只怕过了面试关也过不了见习关、试用期的关。哪怕入职关也过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最终还是要靠能力说话的。能力与履历严重不符,职业生涯也会举步维艰。不要用歪脑筋,如果在诚信纪录中留下污点,得不偿失。

  对求职者而言,一定不能把重点放在怎么来提升应聘技能、用在对付人事经理身上。求职不是投机,人生无法取巧,真才实学,人生之路才走得踏实。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