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过后,是大学生的“涅槃重生”

2022年03月29日 06:57   来源:红网   谭嘉雯

  疫情之下,众多高校选择封校,改为线上授课,甚至不准点外卖,这无疑给大学生泼了冷水,不能享受正常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感到遗憾。其实他们感到遗憾和焦虑的背后,不仅是因为丧失了原本应有的一些自由,更关键的是,当下情况加深了部分大学生的一种“病”。

  这种“病”,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无意义感。如果去医院,很可能被诊断为抑郁症,但会发现对抑郁症的治疗手段对此种“病”无效。与其说这是像抑郁症的一种“病”,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空心病”。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表示,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并把这种因价值观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称为“空心病”。他指出,“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患有“空心病”的人,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时隔五年,在2021亚洲教育论坛上,徐凯文重申了“空心病”在当今中国的流行。他还指出,在2020年疫情之后,复学的青少年自杀率是往年的3—4倍。“空心病”似乎在当下已成为一种趋势。

  如今,放眼望去,无论社会地位、男女老少,都有着一些价值观缺失的人,所以说,“空心病”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本就迷茫的大学生,更容易患上这种“病”。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35%的青少年具有心理异常表现。曾有北大学生公开表示,自己受“空心病”的困扰,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无意义感。

  对于有“空心病”的大学生而言,在他们本就被生活的无意义感困扰时,封校阻断了他们大部分的娱乐活动和与世界的连接,让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更是逼着他们去直面生活意义之类的问题。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焦虑和痛苦,也就顺理成章了。

  “空心病”从何而来呢?徐凯文指出,从根本上说,这来源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分数成了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让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只能放弃其他爱好,一头扑进课本里。甚至部分学生为了升学放弃了仅有的休息时间,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对现在的“教育内卷”,家长们也苦心孤诣地劝孩子学习,甚至亲自在家教学。但他们却并未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身心的发展、三观的构建,只教孩子“考个高分数”“找个好工作”,但没告诉他们怎样去真正地体会生活。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容易迷失在社会的洪流中。他们只是遵守社会和父母的意愿去生活,以前的中考、高考,未来的考研、找工作、结婚、生子,似乎人生早已被规划好,缺乏自主性。他们心中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完成一个接一个的目标是为了什么,活下去的意义又是什么。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可当他们开始思考许多个“为什么”的时候,巨大的痛苦和抑郁又扑面而来。然而,虽然这种审视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但把他们推向了更接近真实的“洞口”,让他们在痛苦的“涅槃”之后,更能活出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样子。如何帮他们克服“空心病”、走出烈火,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这启示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改变只重分数的功利化思维,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构建正确的三观,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能将考试作为判定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还要传递正确的思想,不能将工资与幸福感混为一谈。

  已经患有“空心病”的人们应该去寻找自己的爱好,留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用心去体会这些事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加强人际交往,更热烈地体会爱与恨,感受与他人的连接。最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来感受生活,在经历中慢慢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再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想法拼凑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空心病”过后,是大学生的“涅槃重生”

2022-03-29 06:57 来源:红网 谭嘉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