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对苏州而言,“致广大”就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尽精微”就要洞悉发展规律、辨明努力方向,推动创新在各个领域往“专”里走、往“深”里走。其中关键的抓手,就是创新集群建设。
创新集群是一个催生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创新集群的优势,是通过产业集聚、知识外溢和集体行动,把创新链上的创新资源不断植入产业中,或者把企业里的创新资源拿出来共享,寻求更多的产业合作机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实践看,既可围绕产业链部署完善创新链,也可围绕创新链布局赋能产业链。
建设创新集群应把握好四个维度。要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业互联网、在线新经济等发展,以数字化蝶变推动创新集群发展壮大;聚焦实体经济这个立身之本,通过建设创新集群锻造制造业长板,形成“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再跃升;聚焦“创新能力提升”目标,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强科技攻关;聚焦“集群发展”的组织形态,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中介、咨询服务公司、金融和法律机构及行业协会,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有机协同性配置,让创新资源更有集聚度、产学研融合更有深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有力度。
建设创新集群意味着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必须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作用、产生聚合效应。要强化创新型企业核心地位,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在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发挥人才团队关键作用,积极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让干事业的舞台多姿多彩,使创新创业的人才“近悦远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的新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积极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新机制。目前,苏州正在全力建设姑苏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同时支持苏州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等建设。此外,还要突出金融在创新集群中的活水作用,主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雪中送炭”式的服务。
建设创新集群,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要当好总体方案的“规划师”,加强统筹布局,苏州将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集群;当好创新生态的“护林员”,加强科技招商工作,想方设法招引研究能力强的高校、创新团队,为创新提供人才保证;当好主动服务的“店小二”,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形成比较优势,做到“同等条件下成本更低,同等成本下服务更好,同样服务下机会更多”。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不久前在“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说
(人民日报记者 何聪 王伟健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