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宝洁恶俗营销:恶心别人作践自己

2022年03月25日 07: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然玉

  近日,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文章《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文章称,“男人足部细菌繁殖速率是400%,女人是2300%,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该文引发网友广泛质疑。3月24日,宝洁中国对此作出“郑重道歉”,表示会深刻反思,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大牌翻车!谁曾想,“浓眉大眼”的大厂宝洁,玩起耸人听闻、拉踩引战的野路子来,也是这般毫无下限。按理来说,女性群体占据宝洁产品消费的半壁江山还不止。此番极具羞辱意味的文案,堪称是自毁式“科普”、自杀式营销了。

  作为日化用品领域的巨头,宝洁的此次“错误”,几同灾难。即便对比市面上那些不入流的“营销号”,“宝洁会员中心”的这篇文章,也属恶俗至极。其遣词造句粗鄙露骨,引得受众感官极度不适;而且,刻意进行男女对比,挑拨性别对立,字里行间包藏祸心。

  恶心别人,也是作践了自己。企业声誉的建构,经年累月;而声誉的坍塌,则是一瞬之间。大牌文宣频频“阴沟翻船”,看似孤立的惨案,背后实则有着共性的指向,那就是传统产商在新媒介语境下的“挣扎”,定力不足、左支右绌, 自然难免碰壁。须知,把营销公号惯用的那一套“夸张”“恫吓”“一惊一乍”的玩法,直接照搬到大牌公号的运营中,最终会把自己玩进去。

  就此而言,宝洁所抛出的一系列涉嫌侮辱女性的内容,无异于是“劝退”顾客。宝洁公司声称,一直提倡平等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但所谓的“价值观”,毕竟是要在具体的一言一行中兑现。但愿宝洁能够真正汲取教训,重拾对消费者的尊重,重新回归“体面”的传统,展现出大牌应有的责任与调性。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宝洁恶俗营销:恶心别人作践自己

2022-03-25 07: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然玉

  近日,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文章《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文章称,“男人足部细菌繁殖速率是400%,女人是2300%,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该文引发网友广泛质疑。3月24日,宝洁中国对此作出“郑重道歉”,表示会深刻反思,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大牌翻车!谁曾想,“浓眉大眼”的大厂宝洁,玩起耸人听闻、拉踩引战的野路子来,也是这般毫无下限。按理来说,女性群体占据宝洁产品消费的半壁江山还不止。此番极具羞辱意味的文案,堪称是自毁式“科普”、自杀式营销了。

  作为日化用品领域的巨头,宝洁的此次“错误”,几同灾难。即便对比市面上那些不入流的“营销号”,“宝洁会员中心”的这篇文章,也属恶俗至极。其遣词造句粗鄙露骨,引得受众感官极度不适;而且,刻意进行男女对比,挑拨性别对立,字里行间包藏祸心。

  恶心别人,也是作践了自己。企业声誉的建构,经年累月;而声誉的坍塌,则是一瞬之间。大牌文宣频频“阴沟翻船”,看似孤立的惨案,背后实则有着共性的指向,那就是传统产商在新媒介语境下的“挣扎”,定力不足、左支右绌, 自然难免碰壁。须知,把营销公号惯用的那一套“夸张”“恫吓”“一惊一乍”的玩法,直接照搬到大牌公号的运营中,最终会把自己玩进去。

  就此而言,宝洁所抛出的一系列涉嫌侮辱女性的内容,无异于是“劝退”顾客。宝洁公司声称,一直提倡平等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但所谓的“价值观”,毕竟是要在具体的一言一行中兑现。但愿宝洁能够真正汲取教训,重拾对消费者的尊重,重新回归“体面”的传统,展现出大牌应有的责任与调性。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