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网上生活日益丰富,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已在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软件系统。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带来建立短视频老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建议。(3月8日 中国新闻网)
随着短视频的蓬勃兴起,不光是年轻人,就连很多老年人,对短视频开始沉迷了起来。
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个小时。昔日,不少人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眼下,又开始为自己的网瘾父母担忧犯愁。
短视频平台用精准算法,来推荐了解老年人的喜好,大大延长了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停留的时间,不仅影响到老年人视力,导致颈、肩、腰椎等疾病的频频发生,损害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也让不少老年人跌入保健品诈骗、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网络陷阱,不能自拔,对和谐社会稳定构成挑战。
如今,多家短视频平台都已上线“青少年模式”,但“老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建设仍然存在制度性空白,特别是没有针对老年用户的“特定模式”,在老年人玩视频时长限制,以及被骗后如何维权退款等方面也基本没有特殊规定。因此,期望短视频老年人“防沉迷系统”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值得欣慰的是,抖音作为短视频主流平台的头部企业,开始架构老年人防沉迷提醒机制。目前,已覆盖多个使用场景,除了时间管理工具,还有视频提醒、顶部弹窗提醒等多种方式,系统会根据用户使用时长、疲劳度、时间段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友善提醒。
当然,倘若适老化“防沉迷系统”,仅靠平台使用的技术手段,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老年人防沉迷,技术加持之外还需人文关怀。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审视,老年人对网络游戏包括视频“免疫力”低下,固然有程序设计的因素,但亲情陪伴缺失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至于“网瘾老人”的出现,源于老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孤独,让网络游戏、短视频乘虚而入,短视频中的嘘寒问暖,假意讨好,更容易成为银发一族的情感寄托。这就要求,除政府部门与社区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外,更需子女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多些“面对面”,少些“屏对屏”,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总而言之,短视频防沉迷要“技术”,更要“亲情”。在技术上要精准防范,不留丝毫系统漏洞;在“亲情”方面,要互动要陪伴,不让老年人在情感上存在“真空”。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最佳适老化的“防沉迷系统”。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