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好的读书氛围,需要图书资源的供给、保障,也需要有识之士的示范、引导、推广。从社会的每个基础细胞、基本单元做起,让读书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全民风尚,指日可待。
95个读书群,88个读书主题;发言量超过42万条,浏览量超过244万人次;97%的委员参与率,覆盖全部34个界别,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刊发《读书简讯》86期,出版“政协委员读书笔记丛书”8册,转化形成提案、政协信息、报告等成果200余份……这是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的一组数据。
2020年4月,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正式启动。自此,人们看到,读书在这个人群当中占据了怎样一种重要地位。就像有委员总结的:书香落到笔头,变成资政的“金句子”;落在心头,化为创新的“金点子”;落到实处,就成了工作的“金钥匙”。实践证明,委员读书活动已成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品牌,甚至有人表示:“有一种读书,很政协。”
按理,政协委员多是学识渊博、读书甚广的各界翘楚,他们尚能对读书如此热衷,可见读书一事绝无终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常学常新,学以致用,如此等等,都不是空话。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有一个特点,即着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线上读书与线下读书相结合,委员读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成果转化与社会溢出相结合,这一读书活动锚定“书香政协”,助力“书香社会”,立足委员读书“内循环”,努力打通社会“外循环”,不仅让委员从中受益,更发挥了他们的示范作用、引领效应。
读书,看起来是一件私人的事,尤其是非功利性的阅读,一些人看来无非是“想读就读,不读亦无妨”。但换个角度看,读书往往也需要一定氛围,需要温柔的牵引和陪伴,有价值的图书、好的读书方法也需要推广和分享。营造好的读书氛围,需要图书资源的供给、保障,也需要有识之士的示范、引导、推广。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提升国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便利的途径。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原因。
自2014年全民阅读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今,全民阅读已连续九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从之前的“倡导”到今年的“深入推进”,体现了政府对全民阅读重在实际推广的指导之意。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将全民阅读确立为国家战略。读书,兹事体大,说人人有责,亦并非夸大。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全民阅读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客观地讲,还不够普及和深入。出版物总量大,但精品力作少;碎片化、娱乐化阅读普遍,专业阅读、深度阅读不足;全民阅读活动多,但具有引领性、持久深入的活动少等。
对此,促进出版繁荣,提高出版质量,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等,都非常重要和迫切。除此之外,凝聚社会力量,丰富全民阅读方式,也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要提高员工素质,就要努力建设书香企业,在企业中大力提倡全员阅读。
全民阅读的基础是个人阅读、家庭阅读、社区阅读、企业阅读、机关阅读……书香社会的构建则有赖于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从社会的每个基础细胞、基本单元做起,让读书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全民风尚,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