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春节遇冬奥,“冷资源”催生“热经济”

2022年02月09日 07:15   来源:人民网   郑岩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游客在轿子雪山体会“山上赏雪、山中戏雪、山下滑雪”的多重乐趣;在湖北神农架,当地打造的“滑雪+赏雪+过大年+住民宿”组合产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在黑龙江,哈尔滨极地公园、冰雪大世界等热门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2%……今年春节假期,各地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提升,成为假日旅游的新亮点。

   春节遇冬奥,旅游年味浓。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但冰雪旅游成为春节黄金周当之无愧的消费热点。数据显示,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春节假期前3天的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飞猪旅行网的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在去哪儿网平台上,春节假期北京滑雪场的票量,均超过了2019年春节同期票量2倍多,北京的天然冰场如什刹海、颐和园等,也在春节假期迎来游客高峰。

   近年来,随着中国冰雪运动不断普及,春节成为冰雪旅游的旺季。尤其是北京冬奥会开幕,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冰雪旅游市场在春节升温,让“冷资源”催生“热经济”。

   冰雪消费热,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此前,我国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度成为冰雪产业的空白区。时下,从开设高山滑雪场、室内滑冰场等场地,到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项目,再到搭建冰雪主题乐园等场景,南方群众同样能就地享受冰雪的快乐。今年春节,北京、辽宁、新疆等地冰雪运动热度不减,安徽、云南、湖南等省份的冰雪消费同比增幅更超过4倍。这充分证明,“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步伐不断加快,冰雪消费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冰雪消费热,打破了场景的限制。冰雪观光、冰雪运动,一直是冰雪消费的主力。与之相关的装备销售、酒店餐饮等行业,也成为冰雪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更要看到,春节期间,从冰雪表演、冰雪课程,到冰雕雪雕展览、冰雪度假,各地充分发挥“冰雪+”的带动作用,冰雪与民俗、科技、时尚等充分融合,带来好听、好看、好玩的沉浸体验,打造运动、娱乐、研学等多样产品,以文旅新供给释放消费新潜力。让初学者能玩、爱好者能练、运动员能赛,冰雪产业就能不断对准受众、延伸链条,冰雪运动就能普及发展、辐射更广人群。

   冰雪产业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还将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源。由“黑”到“白”,湖北巴东的绿葱坡镇时下不再依赖煤炭产业,而是做大做强冰雪经济;放下“矿山饭”,改吃“生态饭”,河北涞源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全域旅游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此外,春节期间,冬奥“上云”,冰雪装备夕发朝至,冰雪品牌乘船出海,无不彰显着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随处可见的“科技环保范儿”,不仅为冰雪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不断蓄力,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近日,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穿的羽绒服、冰墩墩等冬奥纪念品一货难求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的确,北京冬奥会是冰雪消费升温的催化剂。但归根结底,冰雪运动不断推广、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才是冰雪消费潜力释放的动力之源。我们期待:冰雪旅游不只是“冬奥时间”的新潮玩法,冰雪运动也不再是一次性尝试的项目,进一步发展培育冰雪产业,将季节性、地域性的冰雪消费变为长期的、活跃的经济活动,冰天雪地必将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春节遇冬奥,“冷资源”催生“热经济”

2022-02-09 07:15 来源:人民网 郑岩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游客在轿子雪山体会“山上赏雪、山中戏雪、山下滑雪”的多重乐趣;在湖北神农架,当地打造的“滑雪+赏雪+过大年+住民宿”组合产品,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在黑龙江,哈尔滨极地公园、冰雪大世界等热门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2%……今年春节假期,各地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提升,成为假日旅游的新亮点。

   春节遇冬奥,旅游年味浓。虽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但冰雪旅游成为春节黄金周当之无愧的消费热点。数据显示,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春节假期前3天的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飞猪旅行网的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在去哪儿网平台上,春节假期北京滑雪场的票量,均超过了2019年春节同期票量2倍多,北京的天然冰场如什刹海、颐和园等,也在春节假期迎来游客高峰。

   近年来,随着中国冰雪运动不断普及,春节成为冰雪旅游的旺季。尤其是北京冬奥会开幕,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冰雪旅游市场在春节升温,让“冷资源”催生“热经济”。

   冰雪消费热,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此前,我国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度成为冰雪产业的空白区。时下,从开设高山滑雪场、室内滑冰场等场地,到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项目,再到搭建冰雪主题乐园等场景,南方群众同样能就地享受冰雪的快乐。今年春节,北京、辽宁、新疆等地冰雪运动热度不减,安徽、云南、湖南等省份的冰雪消费同比增幅更超过4倍。这充分证明,“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步伐不断加快,冰雪消费在全国各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冰雪消费热,打破了场景的限制。冰雪观光、冰雪运动,一直是冰雪消费的主力。与之相关的装备销售、酒店餐饮等行业,也成为冰雪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更要看到,春节期间,从冰雪表演、冰雪课程,到冰雕雪雕展览、冰雪度假,各地充分发挥“冰雪+”的带动作用,冰雪与民俗、科技、时尚等充分融合,带来好听、好看、好玩的沉浸体验,打造运动、娱乐、研学等多样产品,以文旅新供给释放消费新潜力。让初学者能玩、爱好者能练、运动员能赛,冰雪产业就能不断对准受众、延伸链条,冰雪运动就能普及发展、辐射更广人群。

   冰雪产业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还将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源。由“黑”到“白”,湖北巴东的绿葱坡镇时下不再依赖煤炭产业,而是做大做强冰雪经济;放下“矿山饭”,改吃“生态饭”,河北涞源在冰雪产业的带动下,全域旅游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此外,春节期间,冬奥“上云”,冰雪装备夕发朝至,冰雪品牌乘船出海,无不彰显着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随处可见的“科技环保范儿”,不仅为冰雪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不断蓄力,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近日,冬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穿的羽绒服、冰墩墩等冬奥纪念品一货难求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的确,北京冬奥会是冰雪消费升温的催化剂。但归根结底,冰雪运动不断推广、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才是冰雪消费潜力释放的动力之源。我们期待:冰雪旅游不只是“冬奥时间”的新潮玩法,冰雪运动也不再是一次性尝试的项目,进一步发展培育冰雪产业,将季节性、地域性的冰雪消费变为长期的、活跃的经济活动,冰天雪地必将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