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冬奥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2月05日 08: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冬奥会点燃了全民冰雪运动热情。如今的冰雪运动,不仅在北方的寒冬里,也在南方的艳阳里。借奥运“冬”风,冰雪运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冰天雪地汇聚人山人海。从相关统计数据看,常态化冰雪旅游、体验冰雪运动,正成为人们新的生活习惯,年轻化、短途轻旅游、周末结伴出行成为冰雪旅游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浙江、贵州、湖北等地实现冰雪旅游人数年均10%左右的平稳增长。北京延庆海陀滑雪旅游度假地等12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不少滑雪爱好者迫不及待想要去体验。

  玩冰雪,首先要有场地。各地冰雪设施从无到有,逐步修建完善。从北方到南方,从室外到室内,从冰雪运动到休闲旅游,实现了四季玩冰雪。

  没有雪的深圳也成为全国冰雪运动重点城市。这里不仅是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所在地,还是广东花样滑冰的高地。在各地努力下,截至2020年10月,全国范围内已认定并命名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截至2020年,全国冰雪特色学校已经达到2062所。

  百座城市、千所学校、百万青少年人群……进入2022年,冬奥冰雪更激发出全民运动热情,呈现一派冰“强”雪“壮”景象。冬奥会带动冰雪产业发展,也助推中国冰雪文化蔚然成势,群众性冬季运动广泛开展。

  更多青少年走上雪道冰场,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在位于景泰县的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华达滑雪场上,小学生们手握雪杖,脚踏滑雪板,戴上护具,兴高采烈地参加“冰雪运动进校园”研学活动;在江苏举行的“三亿有我滑起来”冰雪联动展演活动中,青少年们将舞龙与滑冰相结合,为观众送上精彩的冰上舞龙表演。

  冬奥留“火种”,奥运展情怀。北京冬奥会筹办成果所转化形成的冬奥遗产,不仅对主办城市和区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也给广大群众带来长期收益,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体育强盛与国运兴旺、人民健康紧密相连。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们的竞技体育将实现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发展,群众体育将更加普及,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万祥)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经济日报社论:携手拼搏向未来    2022年02月04日
  • ·400多天,我们用镜头记录非凡    2022年02月04日
  • ·冬奥火炬传递团结精神    2022年02月04日
  • ·共赴冰雪之约,感受中国之美    2022年01月26日
  • ·共同奔向美好世界    2022年02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冬奥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2-05 08: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冬奥会点燃了全民冰雪运动热情。如今的冰雪运动,不仅在北方的寒冬里,也在南方的艳阳里。借奥运“冬”风,冰雪运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冰天雪地汇聚人山人海。从相关统计数据看,常态化冰雪旅游、体验冰雪运动,正成为人们新的生活习惯,年轻化、短途轻旅游、周末结伴出行成为冰雪旅游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浙江、贵州、湖北等地实现冰雪旅游人数年均10%左右的平稳增长。北京延庆海陀滑雪旅游度假地等12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不少滑雪爱好者迫不及待想要去体验。

      玩冰雪,首先要有场地。各地冰雪设施从无到有,逐步修建完善。从北方到南方,从室外到室内,从冰雪运动到休闲旅游,实现了四季玩冰雪。

      没有雪的深圳也成为全国冰雪运动重点城市。这里不仅是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所在地,还是广东花样滑冰的高地。在各地努力下,截至2020年10月,全国范围内已认定并命名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截至2020年,全国冰雪特色学校已经达到2062所。

      百座城市、千所学校、百万青少年人群……进入2022年,冬奥冰雪更激发出全民运动热情,呈现一派冰“强”雪“壮”景象。冬奥会带动冰雪产业发展,也助推中国冰雪文化蔚然成势,群众性冬季运动广泛开展。

      更多青少年走上雪道冰场,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在位于景泰县的甘肃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华达滑雪场上,小学生们手握雪杖,脚踏滑雪板,戴上护具,兴高采烈地参加“冰雪运动进校园”研学活动;在江苏举行的“三亿有我滑起来”冰雪联动展演活动中,青少年们将舞龙与滑冰相结合,为观众送上精彩的冰上舞龙表演。

      冬奥留“火种”,奥运展情怀。北京冬奥会筹办成果所转化形成的冬奥遗产,不仅对主办城市和区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也给广大群众带来长期收益,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体育强盛与国运兴旺、人民健康紧密相连。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们的竞技体育将实现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发展,群众体育将更加普及,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万祥)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