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丰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乡村文化馆着眼农民需求,推出一大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一系列惠民便民服务,提振了农民精气神、增进了百姓获得感,让基层百姓的精神世界在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得到充实和升华,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振兴乡村,不仅要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基层文化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推动各地文化馆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涵育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让广大农民朋友以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精准对接百姓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随着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消除,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腰包鼓了,对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美好环境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针对基层群众不断丰富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精准对接、按需配送,从关心“有没有”“够不够”,到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供给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浸润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服务,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也更加健全,但一些地方有设施没人用、有场所没活动等问题还不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配备好硬件,更需要配置好软件。当前,需要加强机制建设、完善服务网络,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多更好地走进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以常态化长效化服务更好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巧借数字化手段,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往不少地方乡村文化馆注重线下演出、展览和培训,如今应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推动线下资源数字化,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共享,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度、服务覆盖面,解决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米”的问题。比如,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资源库、数据库以及数字博物馆,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以及相关技能线上培训,以慕课、直播等多种形式,把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种”在百姓心间。此外,还应统筹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互联互通。
发挥文化善治作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我国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村民之间相互影响很大。这要求乡村治理采取符合农村实际、契合农民特点的方式方法,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事、寓教于行,把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在这方面,乡村文化馆既是平台也是载体,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讲成就、讲政策,增进农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近年来,农村陈规陋习仍未完全改变,既是社会风气问题,也与一些民生短板有关。比如,厚葬薄养反映出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年轻人面临出门打工与回家照顾老人的两难困境;高价彩礼反映了当前农村青年择偶选择面窄、婚恋服务不健全等现实难题。对于这些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应采取务实有效办法。比如,帮助农村大龄青年提高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拓展交友交际信息渠道;通过艺术形式,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倡导优良的家规、家训、家风,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遏制攀比低俗等消极文化传播。
此外,还要积极培育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能人,支持他们发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助推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等的传承与发展,推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纳入规划,建设富有创意的村史馆、文化广场、特色博物馆、创意图书馆、乡村客厅等,提升乡村社区文化品位,彰显乡村人文之美。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让美丽的山水充满灵气,宜居的乡村更加文明。
(作者:楼俊超,系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文攀、王建宏、高建进、张国圣、李慧、王斯敏)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