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终身不婚可能性上升,原因何在?

2022年01月24日 07:07   来源:红网   都大伟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这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1月20日 澎湃新闻)

  何为“终身不婚”?在日本,终身不婚常常被定义为“50岁以后还没有结婚”;在我国,学界一般把截至60岁还没有结婚的情况视为终身不婚。但无论如何定义,“终身不婚”其实都并非一个新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外来观念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婚姻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学家李银河就注意到了不婚现象,并将不婚者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模式,这种人想结婚,但因为种种因素没有成功;另一种是先锋模式,这种人在主观意愿上不想结婚。可见,终身不婚应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性终身不婚”,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这里所指的“女性”似乎是有特指的——如果结合发布会上关于这一结论的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描绘出这一部分终身不婚女性的典型画像: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在一线城市甚至是超一线城市工从事白领工作,且往往以90后独生子居多。但如果按照学界的研究,这个群体在婚姻市场上本该占据着极大优势——因为,国内学界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终身不婚率上,女性低于男性,非农业户籍低于农业户籍,高学历者低于低学历者。都市女性兼具了上述三个条件,在婚姻市场上应该是占据制高点的。至少,她们具备了结婚的外在条件和能力。

  既然如此,“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增加”的原因,可能就要从其内在观念探寻。今天许多90后00后女性,大概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想结婚——而和考虑现实因素的男性不同,女性不想结婚的原因则往往是感性的:没有足够喜欢。

  两情相悦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难度相对增加的事情。三十年前盛行的单位制正在瓦解,往日充斥着乡土气息的熟人社会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解体,原子化的个人们如浮萍一般。而浮萍与浮萍的相逢,充斥了太多的偶然性。在偶然相逢后的短时间内,一方呈现给另一方的,也只是自己的一个人生侧面而已——往往是比较好的侧面,而这与个体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是相悖的。获取爱情的沟通成本由此增加了,这是时代的产物。

  实际上,不想结婚的想法,也要区分对待。对有的人而言,不想结婚,是一种被动的“不想”——需要情感的依赖,并且希望为这种情感的依赖找到一个客体,这样的人实际上在内心充斥着低质量的孤独。而一个仅有低质量孤独的人即便找到了另一半并且结婚,其内心依然是低质量孤独。对有的人而言,不想结婚,是一种主动的“不想”——自己有了一种精神王国,并且在这样一个精神王国中像一棵树一样不断吸取养分,向上生长。在今天这样一个原子化的时代,前者往往是常态,而后者则难能可贵,更值得我们的尊重。

  或许这引出了一个更深的话题:真正的爱情和由爱情生发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两个都具有“生长感”的人,在一起后更加促进对方的生长感,这样的爱情和婚姻才是真实的。复旦大学梁永安老师将这样的爱情,概括为“热爱你的热爱,喜欢你的喜欢”,诚如斯言。也愿更多的“终身不婚”的人,如果没有遇到那个促进彼此生长感的对方,也能够享受不负春光向上生长的“高质量孤独”。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女性终身不婚可能性上升,原因何在?

2022-01-24 07:07 来源:红网 都大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