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舆论牟利的算法无异贩毒

2022年01月05日 06:5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刘琳琳

  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家喻户晓。小说忠于生活,生活的荒诞却胜过小说。

  2021年8月,不良艺人吴亦凡锒铛入狱,有为数众多的粉丝蝇聚不散,公然叫嚣要“劫狱”,让人瞠目结舌。

  追星之事古已有之,而闹到无视法律要去“劫狱”的,恐怕还是头一遭。凡出怪病,必有潜因。病因在哪里呢?潜藏于每个“好汉”手机深处的“算法”,不容忽视。

  在移动互联的当下,算法已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打开购物网站,很快就能找到心仪的商品,这是算法的功劳;使用智能地图,可以给出最优路径,这也是算法的功劳。借助算法匹配,人们获得了购物的快乐、出行的便捷,然而代价却是交换出了个人的数据。

  交换的内容不同,交换的本质却亘古不变,利益永远是卖家追求的目标。算法时代,有类卖家很值得警惕,那就是卖舆论的所谓“信息平台”。

  江州知府蔡九要杀宋江,还要写一封信去请示蔡京。梁山泊好汉要麻倒了戴宗,才知道宋江惹了麻烦。那时若有个瞬间发布信息的平台,蔡九、晁盖一定都是忠实用户。劫法场只需要发几个帖子,如宋江无罪、劫狱有理云云,自然会有大量“及时雨”的粉丝聚到江州,破坏力比李逵的两把斧子可大多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交换。晁盖发帖,应者如云,得益于算法对那些贴了“宋江”“冤案”等标签的用户进行精准推送和有效组织。平台精心设计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的算法,所图者为何呢?那就是瞄向了用户聚集所带来的利益。

  以舆论牟利的算法,给一些躁动的孩子精准推送“劫狱”的快乐,实与贩卖毒品无异;设置议题引导热搜,组织意识惑乱的孩子们去“劫狱”,那就可以与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国家安全之罪对号入座了。

  算法本是科技文明的产物,切不可为了利益去算计法律。如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台,给算法套上紧箍咒,正当其时。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学习与视觉应用团队工程师)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以舆论牟利的算法无异贩毒

2022-01-05 06:5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刘琳琳

  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家喻户晓。小说忠于生活,生活的荒诞却胜过小说。

  2021年8月,不良艺人吴亦凡锒铛入狱,有为数众多的粉丝蝇聚不散,公然叫嚣要“劫狱”,让人瞠目结舌。

  追星之事古已有之,而闹到无视法律要去“劫狱”的,恐怕还是头一遭。凡出怪病,必有潜因。病因在哪里呢?潜藏于每个“好汉”手机深处的“算法”,不容忽视。

  在移动互联的当下,算法已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打开购物网站,很快就能找到心仪的商品,这是算法的功劳;使用智能地图,可以给出最优路径,这也是算法的功劳。借助算法匹配,人们获得了购物的快乐、出行的便捷,然而代价却是交换出了个人的数据。

  交换的内容不同,交换的本质却亘古不变,利益永远是卖家追求的目标。算法时代,有类卖家很值得警惕,那就是卖舆论的所谓“信息平台”。

  江州知府蔡九要杀宋江,还要写一封信去请示蔡京。梁山泊好汉要麻倒了戴宗,才知道宋江惹了麻烦。那时若有个瞬间发布信息的平台,蔡九、晁盖一定都是忠实用户。劫法场只需要发几个帖子,如宋江无罪、劫狱有理云云,自然会有大量“及时雨”的粉丝聚到江州,破坏力比李逵的两把斧子可大多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交换。晁盖发帖,应者如云,得益于算法对那些贴了“宋江”“冤案”等标签的用户进行精准推送和有效组织。平台精心设计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的算法,所图者为何呢?那就是瞄向了用户聚集所带来的利益。

  以舆论牟利的算法,给一些躁动的孩子精准推送“劫狱”的快乐,实与贩卖毒品无异;设置议题引导热搜,组织意识惑乱的孩子们去“劫狱”,那就可以与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国家安全之罪对号入座了。

  算法本是科技文明的产物,切不可为了利益去算计法律。如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台,给算法套上紧箍咒,正当其时。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学习与视觉应用团队工程师)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