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洗澡被围观?偷拍黑产需要合力根治

2021年12月23日 09:29   来源:东方网   孟伟

  12月10日凌晨2点,一位女士走进浴室脱衣服洗澡。殊不知,浴室上方的排风口处,暗藏着一个摄像头,正在运转。这是《法治日报》记者在某聊天群看到的一段偷拍直播刚开始的画面,想要继续观看就要交钱进入直播群。当时尽管已是深夜,仍有上百人待在直播群中对这位女士“静静围观”。(12月22日澎湃新闻)

  一人洗澡,百人“围观”,这事任谁都得惊出一身冷汗。然而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偷拍群体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偷拍的对象不只年轻女性,男性、老年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猎物”,偷拍获得的图片或视频被用来大肆牟利。更有甚者,通过手机或改装的设备,在厕所、地铁、公交等地进行偷拍。在某大型聊天群中,还出现售卖全国多个城市“厕拍地图”的情况。

  偷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而且越发的隐蔽让人防不胜防。随着相关部门的持续打击,线下买卖针孔或微型摄像头的生意收敛了不少,但线上售卖偷拍摄像头的生意却风生水起。可见偷拍生意正在由明转暗,仍在暗流涌动。打火机、U盘,甚至洗面奶、剃须刀等日常用品都被他们改装成摄像头成为偷拍设备。除了售卖偷拍设备外,还有人出售摄像头ID,花一两百元可以买几百个ID。

  比起偷拍群体这个始作俑者,更可怕的是还有庞大的消费受众。在多个聊天群内,这些偷拍的图片或视频被明码标价,只要几元至几百元,就可以观看成百上千部“作品”,也可以一次性交纳88元、128元或其他金额进入VIP群。其中,还不乏二手视频,通过地下交易贩卖。据此前报道,一段一家三口的民宿偷拍视频被卖了好几百回,卖家给出的理由是现在好多人喜欢看原生态的,喜欢看别人的隐私。

  偷拍黑产如此猖獗,对此就没辙了吗?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可见,无论是生产偷拍器材,还是兜售购买偷拍视频,都可能涉嫌触犯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年5月至8月,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摄像头偷窥黑产集中治理,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12月2日,江苏常州警方通报打掉一个摄像头偷拍黑色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严打是常规操作,奉劝作恶链条上的每一环赶紧悬崖勒马。

  当然,想要把偷拍黑色产业链连根拔起还需要凝聚更大合力。平台和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关键信息筛查等方式,加强监测,切断偷拍产业链的源头。酒店等场所的管理人也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加快推进反偷拍设备配套。我们个人也得提高防范意识,学会防偷拍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要自觉摒弃偷窥这种扭曲心理,不被猎奇心态裹挟。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洗澡被围观?偷拍黑产需要合力根治

2021-12-23 09:29 来源:东方网 孟伟

  12月10日凌晨2点,一位女士走进浴室脱衣服洗澡。殊不知,浴室上方的排风口处,暗藏着一个摄像头,正在运转。这是《法治日报》记者在某聊天群看到的一段偷拍直播刚开始的画面,想要继续观看就要交钱进入直播群。当时尽管已是深夜,仍有上百人待在直播群中对这位女士“静静围观”。(12月22日澎湃新闻)

  一人洗澡,百人“围观”,这事任谁都得惊出一身冷汗。然而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偷拍群体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偷拍的对象不只年轻女性,男性、老年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猎物”,偷拍获得的图片或视频被用来大肆牟利。更有甚者,通过手机或改装的设备,在厕所、地铁、公交等地进行偷拍。在某大型聊天群中,还出现售卖全国多个城市“厕拍地图”的情况。

  偷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而且越发的隐蔽让人防不胜防。随着相关部门的持续打击,线下买卖针孔或微型摄像头的生意收敛了不少,但线上售卖偷拍摄像头的生意却风生水起。可见偷拍生意正在由明转暗,仍在暗流涌动。打火机、U盘,甚至洗面奶、剃须刀等日常用品都被他们改装成摄像头成为偷拍设备。除了售卖偷拍设备外,还有人出售摄像头ID,花一两百元可以买几百个ID。

  比起偷拍群体这个始作俑者,更可怕的是还有庞大的消费受众。在多个聊天群内,这些偷拍的图片或视频被明码标价,只要几元至几百元,就可以观看成百上千部“作品”,也可以一次性交纳88元、128元或其他金额进入VIP群。其中,还不乏二手视频,通过地下交易贩卖。据此前报道,一段一家三口的民宿偷拍视频被卖了好几百回,卖家给出的理由是现在好多人喜欢看原生态的,喜欢看别人的隐私。

  偷拍黑产如此猖獗,对此就没辙了吗?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可见,无论是生产偷拍器材,还是兜售购买偷拍视频,都可能涉嫌触犯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年5月至8月,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摄像头偷窥黑产集中治理,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12月2日,江苏常州警方通报打掉一个摄像头偷拍黑色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严打是常规操作,奉劝作恶链条上的每一环赶紧悬崖勒马。

  当然,想要把偷拍黑色产业链连根拔起还需要凝聚更大合力。平台和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关键信息筛查等方式,加强监测,切断偷拍产业链的源头。酒店等场所的管理人也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加快推进反偷拍设备配套。我们个人也得提高防范意识,学会防偷拍技能,做好个人防护。同时,要自觉摒弃偷窥这种扭曲心理,不被猎奇心态裹挟。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