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提出,暂时下线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相关App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条格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就学习的科学逻辑而言,破解题目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实弹演练”,其结果可用于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个过程一定是不轻松的,但却无比重要。因为通过“问”与“答”,学生的知识储备完成了从“入眼”到“入脑”的完整体系。然而,一些作业APP“题目一拍就能出答案”,学生不用思考便可轻松完成作业,不利于其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拍照搜题等作业App看似是给答题按下了快进键,却也忽略了学习应有的苦心孤诣——没有答题的头脑风暴,哪来答案的水落石出?倘若靠拍照解决问题变得习以为常,试问考场信不信这套行为准则?“双减”之下减的可不是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千秋大业,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经得起考验。作业APP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扮演的只是“轻推一掌”的角色。但一些作业软件在设计之初就没有找准位置,只求结果不问过程的理念不仅不利于学习思维的养成,更可能让孩子与手机之间产生过度的亲密感,这些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几道题的体量。因此,让拍照搜题等作业App暂下线,是对教育APP发展理念的一种厘清。它不仅仅是从行业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更是为了重申教育本身的严谨性和严肃性。
小小的作业APP,折射出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新场景,也凸显出实际层面的新矛盾。新技术是大势所趋,潮流不可阻挡,却也要审慎对之。拍照搜题等作业App凭借技术吸引用户,但最终与学习南辕北辙,暂时将其下架,符合对知识养成的客观认知。如何让作业APP在良性发展轨道上施展拳脚,需要尊重学习的规律以及严谨的态度。要在技术上做到这点不是难事,真正需要归位的,还是不被利益所左右的初心。从“下架”到“回归”,作业APP能否完成自我救赎,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