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张同学”

2021年12月06日 14: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期,“张同学”的短视频火了。一个东北农村小伙,起床、做饭、喂狗、养鸡,满屏质朴、土味的农村日常;破袜子、藏钥匙、洗手只洗三根指头,处处埋着回忆杀和青春梗。两个多月涨粉千万,单个视频播放量过亿,网友戏称“全抖音都在刷张同学”,更引来模仿者无数。

截至12月6日,张同学的粉丝数为1392.5万。

  年轻人为何爱看乡村生活?

  如果说李子柒展示的乡村,是人们理想中优美的田园生活,那么“张同学”和他拍摄的乡村生活,则是更加粗砺、更加原汁原味的。有人认为他拍摄手法很专业,背后可能有团队,但是媒体探访后发现,他的确是独自创作的。乡村生活中真正吸引人的力量,才是让“张同学”成为网红的关键。

  在智能手机时代,每个人都能表达,都可以拍出自己看到的“美”。此时,乡村的形象是具体的、个性化的,也因此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张同学”所展示的乡村,也是无比真实的。他把钥匙放在窗户上的砖头下,让身居都市楼盘、装了密码锁的人也能心生触动,因为这一举动背后,有着一种特别的安全感。

  当大多数人都身处乡村的时候,只能“仰望”、羡慕城市生活,而当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时,便注定会开始以新的视角打量乡村。人们不再把乡村视为落后的象征,而是自己的来处,人们开始怀念它,也开始以更平等的视角进行“观看”。正是这种“观看”方式的巨变,才赋予了乡村新的形象。【详细

  乡村和乡村青年并不华丽但绝对精彩

  提起乡村题材、乡村博主,自然而然联想到在直播间声嘶力竭叫喊、自导自演一出出闹剧、夸张地进行吃播秀的形象。而“张同学”的出现,将“土味”又引回“接地气与真实”的初心,再加上许多博主分析的两百个分镜、主客观镜头公式结合的“随意的专业”的加持,张同学的形象既像恪守了乡村的本质,又像颠覆了乡村的刻板印象。

  其实张同学并不是乡村青年中的少数,导致我们带着新奇心态去关注张同学的是我们早已被短视频固化的对于乡村的认知。乡村青年想通过短视频寻求自处与存在感,却最终在利益中迷失,而那些并未通过短视频进行自我表达的乡村青年呢?多数也正与张同学一样守着家乡的一块土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只是将生活的能量更多地留给自身。

  我们对于传统乡村的认知也不该被低俗土味的侵蚀而误导,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下,乡村和乡村青年就像“张同学”这个名字一样,充满朝气又有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并不华丽但绝对精彩。【详细

  别让走红成为优质创作的终点

  对于优质内容创作者,我们应当留给他们一片清净,别让张同学们在“高压锅”里拍段子。“张同学”的成功靠的是细致的镜头、富有节奏的剪辑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如果让他每天在粉丝和合作机构的造访间疲于奔命,在各方压力中焦头烂额,恐怕张同学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安静地“躺在炕上想段子”了。

  过度围观、无底线关注,正是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大众猎奇心理的作用下,一旦具有某种身份特征,或是有着某种特殊经历的人物被曝露在媒体上,便会引来大量围观,成为流量经济的“提款机”。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让这种围观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也极大缩短了内容的变现周期和生命周期。其必然结果是,网红的走红和过气都越来越快。

  我们不妨对“张同学”多一点耐心,也多一份平常心,不要把他置于猎奇的围观之下,还他更多创作时间和空间,为他拍出的优秀作品点赞,别让走红成为优质创作的终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迎来越来越多的“张同学”,让我们所热衷的短视频成为优质内容聚集地,也让我们社会和生活更加美好。【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红网)

  微言大义:

  @冰彬兵:张同学视频里的镜头有着很强的治愈力,特别是那些熟悉的老物件,以及生活习惯,特别地接地气,让人看了舒服,还想再看。

  @舍得0919:出名也烦,不出名也烦。

  @看一缕越光:不管咋说,真的很魔性。

  @Disctranol:我觉得他讲的农村生活挺真实的!

  @赵国栋:乡村振兴,需要张同学!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张同学的“乡土流水账”,风格粗糙、质朴,配乐动感、魔性,一时间,让乡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人们对乡村多少抱有偏见,或认为其粗陋不堪,或将其美化成世外桃源。张同学的视频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他展示了一个接地气的、相对真实的乡土中国,也让更多普通的乡村青年“被看见”。乡村天地广阔,希望有更多“张同学”去挖掘乡村的魅力,展示立体、多元的乡村面貌,进一步使流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张同学”

2021-12-06 14: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