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进行首次审议。条例草案直击“黑中介”“群租房”“哄抬租金”“抢占房源”等住房租赁乱象,显示了动真碰硬的决心。
住有所居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城区面积大,人员流动强,不论是刚刚工作落脚,还是家庭周转过渡,都免不了要租房子。旺盛的需求催生了庞大的租房市场,但相关矛盾纠纷也居高不下。12345热线接到的投诉中,房租暴涨、房东赶人、中介讹人等案例占比不低。可以说,规范租房市场,不仅是维护个体权益、夯实市民获得感的切实之举,也是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此次住房租赁条例草案广受关注,正在于其全面回应了现实痛点。具体来看,既有对传统弊病的关注,如租金不能大涨、押金不能多收、管好“二房东”;也有对新兴问题的警惕,如限制租金贷额度、严惩严罚“甲醛房”、删除屏蔽网络虚假房源。一套全面而系统的管理规范,不仅便于相关部门约束不法行为,更为全社会提供了“租房提示”,引导大家明确中介的职责与义务、房客拥有的权利、佣金押金的标准、租房住房的要求,等等,对防患于未然很有帮助。
客观地说,住房租赁流转率高、机动性强,又关涉房东、中介、房客以及其他多方的利益诉求,变量很多。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好租赁市场并非易事。从过往纠纷看,中介在建立稳定租赁关系中是关键一环。中介机构固然为房东房客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也常常出现发布虚假信息、赚取差价两头吃、违规推销租金贷、暴力驱逐承租人等问题。待到条例草案落地,相关部门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同时,应当据此着重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管理,清理一批害群之马,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的资质审核,加强从业者的技能和法规常识培训。
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不是一时之计、一时之策,而是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远制度安排。近些年,本市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拓展途径、创新模式,提供不同性质、多种层次的公共租赁住房。我们相信,随着公共租赁住房达到相当量级以及全市统一租房“网签”平台建立,将给租赁市场立住“主心骨”,让大家租得安心住得放心,让这座城市的宜居成色越来越足。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