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花样”退押金折射预付款监管难题

2021年11月24日 0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很久没有消息的ofo小黄车,近日又上了热搜。网友发现,ofo退押金又出了“新花样”,包括购物返押金、拉好友下单返押金、充值10元返押金2.5元等。明明是消费者的钱,理应无条件退还,没想到竟成了营销手段,以至上海消保委直斥ofo是“割韭菜的天花板”。

  从APP信息来看,ofo小黄车的“新花样”疑似是一年前推出的功能,且部分活动在2020年3月已经截止。时隔一年多被翻出来,还能登上热搜,不知由此陷在“押金坑”里的消费者有多少?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上千万名消费者在排队等候退押金。若按最低押金99元计算,大约应有10多亿元押金尚未回到消费者手中。

  迟来的热搜,暴露了不能迟滞解决的问题:看似押金,实际上是预付款安全;看似是一家企业的“花样”,实际上类似情况涉及多个行业企业。基于此,可以说预付费监管难一直是困扰行业、制约消费的“顽疾”。除了部分行业在国家推动下建立了资金存管制度,健身、美容美发、餐饮、洗车等预付费重点行业目前尚未建立类似制度。有的店家没有合同、给个微信码就能收取预付款,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连说理都很难找到对象。

  中消协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涉及家政、健身等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多,甚至出现了“健身房充卡”骗局。一般套路是,经营团伙事先租用某个场地声称要开健身房,故意拉长装修周期,延迟设备进场,同时雇人四处散发传单,招揽客户充值办卡。等到消费者怀疑健身房为何迟迟不能营业时,背后的老板已经卷款“跑路”,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大追讨力度、加强信用监管外,还应尽快推广资金账户监管,从源头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目前,北京、山东威海、山东青岛等地均探索建立了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江苏省还发布了《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推动建立预付资金存管制度。其思路主要是,由消费者将预付资金存管在企业开立的银行账户,并由银行按实际消费逐笔结算给商家。若商家违约或“跑路”,预付款则由银行退还给消费者,资金安全性大大提高。

  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至少从2019年9月以后,ofo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此时再强调ofo当初收取押金违规以及企业有责任义务无条件退还押金,可能已于事无补,亡羊补牢才是关键。

  创业失败或难避免,道义当先尤应坚守。这几年有不少创业失败的团队上演“真还传”,主动在“有限责任公司”之外扛起更多责任,得到社会好评。创业艰难,九死一生。企业经营不幸失败,消费者同情;奋力拼搏东山再起,消费者钦佩;但若失败后还要玩套路,不仅会引起消费者反感,还可能受到法律追究。(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若瑜)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花样”退押金折射预付款监管难题

2021-11-24 0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很久没有消息的ofo小黄车,近日又上了热搜。网友发现,ofo退押金又出了“新花样”,包括购物返押金、拉好友下单返押金、充值10元返押金2.5元等。明明是消费者的钱,理应无条件退还,没想到竟成了营销手段,以至上海消保委直斥ofo是“割韭菜的天花板”。

  从APP信息来看,ofo小黄车的“新花样”疑似是一年前推出的功能,且部分活动在2020年3月已经截止。时隔一年多被翻出来,还能登上热搜,不知由此陷在“押金坑”里的消费者有多少?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上千万名消费者在排队等候退押金。若按最低押金99元计算,大约应有10多亿元押金尚未回到消费者手中。

  迟来的热搜,暴露了不能迟滞解决的问题:看似押金,实际上是预付款安全;看似是一家企业的“花样”,实际上类似情况涉及多个行业企业。基于此,可以说预付费监管难一直是困扰行业、制约消费的“顽疾”。除了部分行业在国家推动下建立了资金存管制度,健身、美容美发、餐饮、洗车等预付费重点行业目前尚未建立类似制度。有的店家没有合同、给个微信码就能收取预付款,一旦商家“跑路”,消费者连说理都很难找到对象。

  中消协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涉及家政、健身等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多,甚至出现了“健身房充卡”骗局。一般套路是,经营团伙事先租用某个场地声称要开健身房,故意拉长装修周期,延迟设备进场,同时雇人四处散发传单,招揽客户充值办卡。等到消费者怀疑健身房为何迟迟不能营业时,背后的老板已经卷款“跑路”,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加大追讨力度、加强信用监管外,还应尽快推广资金账户监管,从源头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目前,北京、山东威海、山东青岛等地均探索建立了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江苏省还发布了《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推动建立预付资金存管制度。其思路主要是,由消费者将预付资金存管在企业开立的银行账户,并由银行按实际消费逐笔结算给商家。若商家违约或“跑路”,预付款则由银行退还给消费者,资金安全性大大提高。

  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至少从2019年9月以后,ofo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此时再强调ofo当初收取押金违规以及企业有责任义务无条件退还押金,可能已于事无补,亡羊补牢才是关键。

  创业失败或难避免,道义当先尤应坚守。这几年有不少创业失败的团队上演“真还传”,主动在“有限责任公司”之外扛起更多责任,得到社会好评。创业艰难,九死一生。企业经营不幸失败,消费者同情;奋力拼搏东山再起,消费者钦佩;但若失败后还要玩套路,不仅会引起消费者反感,还可能受到法律追究。(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若瑜)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