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唱响网络文明“好声音”

2021年11月19日 06:4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网络社会环境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网络文明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随着网民规模不断壮大,网络空间日益复杂,网络空间治理难度持续加大,顽瘴痼疾亟须加以解决。

  广大网民对网络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坚持不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要不断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网络文明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升。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注重网络空间文化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要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治理网络乱象,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要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深入推进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要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还要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让失德失范的行为在网络空间成为“过街老鼠”,没有立锥之地。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网络生态治理的检验标准,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多措并举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在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唱响网络文明“好声音”

2021-11-19 06:4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网络社会环境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网络文明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随着网民规模不断壮大,网络空间日益复杂,网络空间治理难度持续加大,顽瘴痼疾亟须加以解决。

  广大网民对网络不文明现象深恶痛绝。坚持不懈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要不断适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网络文明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升。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注重网络空间文化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凝聚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合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打造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原创精品。要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治理网络乱象,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要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深入推进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要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还要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动员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让失德失范的行为在网络空间成为“过街老鼠”,没有立锥之地。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网络生态治理的检验标准,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多措并举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在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