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盘非会员限速有望改观

2021年11月03日 07:07   来源:南方日报   维 辰

  “在同一网络条件下,向免费用户提供的上传和下载的最低速率应确保满足基本的下载需求。”11月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将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到今年12月底前,相关企业清晰明示存储空间、传输速率、功能权益及资费水平等内容,不得进行误导宣传。

  上传时速度很快,下载时速度很慢,甚至无故中断,除非购买会员甚至超级会员。网盘非会员限速槽点一直饱受诟病。前不久在社交平台甫一播出便一炮走红的小品《互联网体检》中,“互联网抽血服务”差不多直接报了一些网盘企业的“身份证号”——抽血体检光扎不抽,想要“体验完整的抽血服务”,下载APP还不够,用户还要“自愿”购买加速包。如果不提速,抽血速度只能达到每秒0.0002毫升,还有2个小时38分钟46秒才能抽完。“互联网限速抽血”的“病”,需要治。

  非会员限速主观体验是否客观存在?某头部知名网盘企业曾肯定非会员用户限速现象,称用户文件传输时宽带越大,企业服务器和宽带成本越高,限速是为了控制成本。企业顶着成本压力,给广大用户免费提供空间内存,非会员限速似乎是情理之中。然而,下载速度完全开放会产生更大成本,上传速度快就不需要成本了吗?企业用“文件传输速度”偷换“下载速度”,本质上是在掩饰诱导上传、限制下载问题。用户把本地文件转移到云端,等取用时才发现下载困难,只能付费,掉进企业“挟文件以令用户”的圈套。

  问题的核心不是“免费用户想要获取优质服务”,而是企业有没有充分尊重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如果去体检的人一开始就被告知“互联网医院”默认的是“不完整的、慢速的”抽血服务,不必陷入“光扎不抽”软胁迫境地,是否会选择这家体检机构?如果网盘企业在提供服务前,明示下载传输速率、普通用户功能权益等隐藏关键信息,用户是否还会被误导?“不得进行误导宣传”,正是工信部要求相关企业“优化产品服务资费介绍”的用意所在。

  至于网盘企业应该向免费用户提供怎样的“上传和下载的最低速率”,以确保“满足基本的下载需求”,尚无明确标准。规定意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有对网盘企业运营成本的考量,相信后续会更加具体细化。对企业来说,不管“卖空间、不限速”还是“送空间、限速度”,选择哪种商业模式不容他人置喙,但盈利同时要兼顾用户权益,贯彻落实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网盘非会员限速有望改观

2021-11-03 07:07 来源:南方日报 维 辰

  “在同一网络条件下,向免费用户提供的上传和下载的最低速率应确保满足基本的下载需求。”11月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将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到今年12月底前,相关企业清晰明示存储空间、传输速率、功能权益及资费水平等内容,不得进行误导宣传。

  上传时速度很快,下载时速度很慢,甚至无故中断,除非购买会员甚至超级会员。网盘非会员限速槽点一直饱受诟病。前不久在社交平台甫一播出便一炮走红的小品《互联网体检》中,“互联网抽血服务”差不多直接报了一些网盘企业的“身份证号”——抽血体检光扎不抽,想要“体验完整的抽血服务”,下载APP还不够,用户还要“自愿”购买加速包。如果不提速,抽血速度只能达到每秒0.0002毫升,还有2个小时38分钟46秒才能抽完。“互联网限速抽血”的“病”,需要治。

  非会员限速主观体验是否客观存在?某头部知名网盘企业曾肯定非会员用户限速现象,称用户文件传输时宽带越大,企业服务器和宽带成本越高,限速是为了控制成本。企业顶着成本压力,给广大用户免费提供空间内存,非会员限速似乎是情理之中。然而,下载速度完全开放会产生更大成本,上传速度快就不需要成本了吗?企业用“文件传输速度”偷换“下载速度”,本质上是在掩饰诱导上传、限制下载问题。用户把本地文件转移到云端,等取用时才发现下载困难,只能付费,掉进企业“挟文件以令用户”的圈套。

  问题的核心不是“免费用户想要获取优质服务”,而是企业有没有充分尊重用户知情权与选择权。如果去体检的人一开始就被告知“互联网医院”默认的是“不完整的、慢速的”抽血服务,不必陷入“光扎不抽”软胁迫境地,是否会选择这家体检机构?如果网盘企业在提供服务前,明示下载传输速率、普通用户功能权益等隐藏关键信息,用户是否还会被误导?“不得进行误导宣传”,正是工信部要求相关企业“优化产品服务资费介绍”的用意所在。

  至于网盘企业应该向免费用户提供怎样的“上传和下载的最低速率”,以确保“满足基本的下载需求”,尚无明确标准。规定意在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有对网盘企业运营成本的考量,相信后续会更加具体细化。对企业来说,不管“卖空间、不限速”还是“送空间、限速度”,选择哪种商业模式不容他人置喙,但盈利同时要兼顾用户权益,贯彻落实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