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跟风效仿“高薪聘请教师”

2021年11月02日 07:00   来源:南方日报   王庆峰

  近日,地处西部内陆的鄂尔多斯冲上热搜。该地贴出年薪60万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我们财政可以负担得起”。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各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加强,高薪招聘教师的新闻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教师队伍的“学历含金量”也不断提升。去年,深圳中学新招的66名教师里,清华北大学生占据了一半;今年5月,广州25所中小学公开招聘编制内教师,88%的学校只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如今,一些西北地区也偏爱清北毕业生,加入“抢人大战”,难免让人担心,那些普通的本科生、师范生怎么办?难道教师行业也要陷入“内卷”吗?

  从新闻报道来看,鄂尔多斯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意义。经济学上有“资源诅咒”一说,指那些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或城市,往往会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而忽略了对人才及其他产业的投入。鄂尔多斯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此时有财力也愿意投资提升教育水平,是值得肯定的。而许多城市并没有鄂尔多斯这般宽裕的财政能力,高薪聘教师并不现实。对它们来说,因地制宜稳步提升教育队伍质量才是务实之举。

  不过,这则新闻依然引发了人们思考:光靠砸钱能否引得凤凰来?不少网友表示“60万年薪确实非常诱人,但考虑到城市还是会犹豫”,体现的正是不少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留住人更难的窘状。客观地说,城市和人才是一对相互吸引、共生共促的互动关系,对人才而言,优厚的物质待遇固然重要,但城市气质和发展前景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所在。栽好梧桐树,用价值共识和长远愿景凝聚人心,更利于建立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同时,城市的人才政策也会深刻影响竞争格局和发展优势。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当然有必要,但如果强化身份意识甚至唯名校、唯学历,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学历“高消费”之嫌。诚如网友所评价,“为啥非要招清北的呢?那么多985、211师范大学毕业生岂不更专业?”正确人才观绝不是简单地在“名校毕业生”和“名师”之间画等号,而是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我国不少地区在人才引进上还普遍面临不少困难,但解决这种困难,更多是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挖掘自身的引才优势。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大手笔”,未必符合每个地方实际,没必要跟风效仿。要立足本土,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干事创业的平台,从引才政策、引才方式、人才服务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探索。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不必跟风效仿“高薪聘请教师”

2021-11-02 07:00 来源:南方日报 王庆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