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标签为“做梦都想不到,孩子想要化肥”的所谓正能量短视频引发全网同情:画面中的凉山儿童蓬头垢面、衣服脏乱不堪,讲述着“父母双亡、一个人帮邻居干活来养活弟弟妹妹们”的悲惨境遇。24日,“凉山公安”发文称“为博眼球摆拍虚假贫困视频,视频博主被依法传唤”。
从“滞销大爷”照片被滥用,到哄骗、掐哭凉山小女孩带货,再到如今凉山小男孩穷到“想要化肥”,卖惨套路迭出、一路狂奔,不断刷新人们的防骗认知。回看造假短视频背后的“黑手”,无良博主紧盯老弱幼残,利用公众同情心大演苦情戏,从而达致直播带货的真实目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用户平均每天花2小时看短视频。在快捷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庞大的短视频用户群体蕴含着无尽的商业潜能。一些视频博主闻“利”而动,大打卖惨牌,利用宝贵的同情心变现。与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万的不法收益相比,无良博主的所得惩罚似乎微不足道。以此次事件为例,视频博主吕某仅需动动手指删除虚假视频并公开道歉。此外,一些博主的惯常操作则是换个平台、改个昵称继续卖惨带货。
卖惨带货易,修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裂痕却面临诸多困难。其一,被“黑”的地区如何改变虚假短视频向人们传递的贫困形象。大山深处的村庄通常是理想拍摄地,那些取一隅、观一人、编一剧情的虚假贫困视频,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得以迅速“出圈”,有形无形固化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掩盖了扶贫者的辛勤付出。其二,因虚假短视频而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如何破解。宝贵的同情心弥足珍贵,一旦人们意识到其被利用,很有可能会萌生对所见所闻的严重怀疑,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
对卖惨短视频要露面就打,让造假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是应有之义。归根到底,违法成本低是虚假短视频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不良博主得以畅行多家网络平台的关键所在。有关部门有必要强化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以重典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短视频平台更应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对违规不良内容实现精准预警和及时阻断,畅通公众投诉与多平台合作渠道,实现违法主播信息的共享,以违法行为处置公示制度警示那些不良主播们。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