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共同体:价值与实践

2021年10月26日 06:33   来源:广州日报   

  理论圆桌会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特邀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导、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宇明、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原院长段昌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就此展开探讨。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李冀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如何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杨宇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为直接经济价值、潜在基因价值、生态服务功能、美学文化价值四方面。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对优质的生态产品需求最旺盛、供给最紧缺、消费最强劲。

  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做出了示范,扩大了原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十倍的保护面积,只规划出占总面积2%且生态环境承载力较高的森林、草甸、湖泊湿地等生态景观资源,开展资源非消耗性的生态旅游,为区内居民提供就业岗位350个,实现由传统农牧业向生态管护和生态旅游服务转变,户均收入从2万元增至10万元,兼顾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是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路径之一,加强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与对生态景观资源非消耗性利用,让生态环境资源变为生态服务产品,实现绿色转型的环境友好型利用方式,服务经济持续发展,开启造福人类的新时代。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绿色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意义和国际价值何在?

  段昌群: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对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环境予以高质量保护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学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中最具建设性的生命力量,不同的物种之间与他们所处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形成了结构精致的生态系统。而且,它们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物质生产、环境改善等一系列功能效应,也给人类社会带来重要的资源支撑和关键的环境保障,这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这种服务功能就越强大,从而成为支撑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自然的光、温、水、气、热,只有在良好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生态因子才能转化为可控、可用、可持续获得的资源,进而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森林植被因初级生产力强、生物量大,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碳库,而且在贮藏全球碳源、削减温室气体方面,在储藏水分、调节气候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依靠生物经济的发展,发展生物经济的核心资源是经历亿万年进化形成的基因库及其蕴藏的不可替代的独特基因资源。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国际社会把生物种质基因资源的拥有量视为衡量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资源。这些基因为生物制造以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等重大问题带来诸多可能性,也为全球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机会和选择。

  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如何理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居民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有何作为?

  李维薇: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是自然造就的生命之网,人类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费和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人人都应认识到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越强大,从而成为支撑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中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基本形成,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参与度全面提高。

  居民是工业生产的终端用户。居民生活碳排放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造成的直接碳排放;另一方面是生活消费造成的间接碳排放。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就是对生态系统的积极贡献。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最大限度保持生物多样性。

  居民应该做资源守护者:合理使用水、电、气资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循环利用水资源、做好垃圾分类;做绿色消费者:拒绝野生动物植物制品的服饰、少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用品;做低碳出行者:优先选择步行、骑车或搭乘公交车、地铁;做理性美食家:帮助和采购当地乡土食物保护遗传多样性、不做猎奇者、不食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食物药物;做城市农夫:可以利用阳台花园、屋顶绿化、周末采摘果蔬,尽可能地帮助城市居民接触到更多环境中的微生物。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地球生命共同体:价值与实践

2021-10-26 06:33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