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2021年09月29日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9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才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也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如今,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奋斗可期。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人才强国,强国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参与国家战略,在为国家战略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成才理想。历数各项重大科研成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各门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充分显示出国家战略需求与人才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参与国家战略,争当有用之才,是新时代人才最应拥有的抱负。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指挥棒”,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在哪里,人才就向哪里涌入;哪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示范区,哪里就能汇聚出人才新高地。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发展基础,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让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展其能、各尽其用。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采取更开放更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更大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2021-09-29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9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才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也正是因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如今,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奋斗可期。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人才强国,强国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参与国家战略,在为国家战略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成才理想。历数各项重大科研成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各门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充分显示出国家战略需求与人才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参与国家战略,争当有用之才,是新时代人才最应拥有的抱负。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指挥棒”,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在哪里,人才就向哪里涌入;哪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示范区,哪里就能汇聚出人才新高地。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发展基础,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让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展其能、各尽其用。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采取更开放更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更大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