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让“纸螃蟹”横行

2021年09月24日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各地大闸蟹正陆续开湖捕捞。与此同时,一些蟹券也早早登陆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近几年,随着蟹券的泛滥,兑换难、蟹券空转的情况时有发生。“礼券经济”表面繁荣,但其中暗藏着某些风险。

  “纸螃蟹”最初是以提货券的形式走俏,方便消费者兑换或赠送亲友,商家也可以通过预售获得资金,减轻经营压力,不少商家会采取折扣的方式,给予消费者优惠,一经推出即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纸螃蟹”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快速暴发后逐渐产生一些问题,如以次充好、蟹券超卖、货不对板、商家跑路等情况,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商家发行“纸螃蟹”的成本很低,只付出了印刷蟹券的费用就能提前回笼资金,形成了资金杠杆,甚至个别商家因此不再费心思养螃蟹了。一旦如此,会卖券的比会卖蟹的更赚钱、更轻松,就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商家依靠炒卖“纸螃蟹”牟利,产生虚假繁荣的市场泡沫。

  如今,蟹券已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很多关于蟹券兑换的问题。套路多多的“纸螃蟹”将消费者套进来,破坏了螃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却养肥了发券商家。如果完全不加以规制,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纸螃蟹”之所以在市场上“横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约、违法成本低,发券商家所需承担的风险少。因此,应对“纸螃蟹”采取一定监管措施,比如商家需要以产定销、预售资金纳入第三方存管、商家不得提前提取预售资金、扣留一定比例的售后服务费等。由此,提高“纸螃蟹”的发行门槛,引导商家合规经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德斌)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莫让“纸螃蟹”横行

2021-09-24 07:01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各地大闸蟹正陆续开湖捕捞。与此同时,一些蟹券也早早登陆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近几年,随着蟹券的泛滥,兑换难、蟹券空转的情况时有发生。“礼券经济”表面繁荣,但其中暗藏着某些风险。

  “纸螃蟹”最初是以提货券的形式走俏,方便消费者兑换或赠送亲友,商家也可以通过预售获得资金,减轻经营压力,不少商家会采取折扣的方式,给予消费者优惠,一经推出即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纸螃蟹”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快速暴发后逐渐产生一些问题,如以次充好、蟹券超卖、货不对板、商家跑路等情况,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商家发行“纸螃蟹”的成本很低,只付出了印刷蟹券的费用就能提前回笼资金,形成了资金杠杆,甚至个别商家因此不再费心思养螃蟹了。一旦如此,会卖券的比会卖蟹的更赚钱、更轻松,就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商家依靠炒卖“纸螃蟹”牟利,产生虚假繁荣的市场泡沫。

  如今,蟹券已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很多关于蟹券兑换的问题。套路多多的“纸螃蟹”将消费者套进来,破坏了螃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却养肥了发券商家。如果完全不加以规制,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纸螃蟹”之所以在市场上“横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约、违法成本低,发券商家所需承担的风险少。因此,应对“纸螃蟹”采取一定监管措施,比如商家需要以产定销、预售资金纳入第三方存管、商家不得提前提取预售资金、扣留一定比例的售后服务费等。由此,提高“纸螃蟹”的发行门槛,引导商家合规经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德斌)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