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跳出“1元签收”的争辩

2021年09月14日 06:53   来源:广州日报   李冀

  9月12日,顺丰“签收确认”加收1元服务费被顶上热搜。此事源于浙江省消保委点名顺丰增值服务中设立“签收确认”1元服务,涉嫌巧立名目收费。对此,顺丰回应称,该服务主要是为了避免贵重物品签收纠纷。

  1元服务的背后,折射出顺丰控股陷入业绩大幅下挫的困境,也对用户一直免费签收的习惯产生挑战。实际上,快递业的成本问题一直困扰行业,如何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还得从细分市场找答案。

  资料显示:顺丰控股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顺丰营业收入约为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约为7.60亿元,同比下滑79.8%。远未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包括“签收确认”在内的多项紧密对接需求的举措或许是在优化盈利模式。

  1元“签收确认”价格虽低,但挑战了消费者长久以来免费签收的习惯,且界面释疑不到位造成了歧义,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与传统的快递费只提供基础服务相比,增值服务不太容易获得广泛意义上消费者的认可。

  实际上,如今快递价格和快件量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低价已经无法支撑快递服务高质量发展,加之保障快递员劳动权益等大趋势,快递企业应寻找更多细分服务来满足用户更多的场景需求,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在此过程中,快递行业要从用户心理出发,注重用户体验,不能简单列项就收费。通过做精客层区分用户需求来细分市场:一方面将合适的产品服务匹配到适合的用户;另一方面增加收费合理性,比如:可通过保价费等方式来满足贵重寄送物的需求,提供更加细化的凭证服务,也可达到“1元签收”的效果。在符合用户习惯的部分免费,谋求习惯以外的空白点提供增值服务收费,让用户享受到花钱买服务的乐趣,既有利润又提升了用户体验。将增值服务和普惠服务的不同用户需求分得再精细些,才能更有效地精耕市场,杜绝粗放经营。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跳出“1元签收”的争辩

2021-09-14 06:53 来源:广州日报 李冀

  9月12日,顺丰“签收确认”加收1元服务费被顶上热搜。此事源于浙江省消保委点名顺丰增值服务中设立“签收确认”1元服务,涉嫌巧立名目收费。对此,顺丰回应称,该服务主要是为了避免贵重物品签收纠纷。

  1元服务的背后,折射出顺丰控股陷入业绩大幅下挫的困境,也对用户一直免费签收的习惯产生挑战。实际上,快递业的成本问题一直困扰行业,如何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还得从细分市场找答案。

  资料显示:顺丰控股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上半年顺丰营业收入约为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约为7.60亿元,同比下滑79.8%。远未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包括“签收确认”在内的多项紧密对接需求的举措或许是在优化盈利模式。

  1元“签收确认”价格虽低,但挑战了消费者长久以来免费签收的习惯,且界面释疑不到位造成了歧义,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与传统的快递费只提供基础服务相比,增值服务不太容易获得广泛意义上消费者的认可。

  实际上,如今快递价格和快件量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低价已经无法支撑快递服务高质量发展,加之保障快递员劳动权益等大趋势,快递企业应寻找更多细分服务来满足用户更多的场景需求,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在此过程中,快递行业要从用户心理出发,注重用户体验,不能简单列项就收费。通过做精客层区分用户需求来细分市场:一方面将合适的产品服务匹配到适合的用户;另一方面增加收费合理性,比如:可通过保价费等方式来满足贵重寄送物的需求,提供更加细化的凭证服务,也可达到“1元签收”的效果。在符合用户习惯的部分免费,谋求习惯以外的空白点提供增值服务收费,让用户享受到花钱买服务的乐趣,既有利润又提升了用户体验。将增值服务和普惠服务的不同用户需求分得再精细些,才能更有效地精耕市场,杜绝粗放经营。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