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污名化”背后,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

2021年09月06日 08:47   来源:红网   陈晓安

  近日,微博号“央视网青年”发文呼吁“玩梗要适度,不要污名化伞兵”。伞兵是光荣并值得尊敬的职业,无论是在抗战时期或是和平时期,面对灾祸,伞兵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个词语都不容被侮辱。

  从官方的解释来看,伞兵也称空降兵,是空军作战兵种,以空降到战场为作战方式。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伞兵”一词频繁而又密集地出现在各种视频的弹幕上,乍一看感觉云里雾里,着实捉摸不透,而代入当今互联网的思维细细一想,才勉强明白一二,“伞兵”的拼音缩写与某不文明词语相同,发音也相似。但令人费解的依旧是:为什么这个特殊的身份名称所代替的不文明词语会在互联网上被津津乐道?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在严格的互联网监管之下,越来越多屏蔽词的产生造成了谐音梗的滥用。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各大网络社交平台都对审核过程强加把握,指定了一系列“屏蔽词”以避免不文明词语给青少年错误的引导。而在互联网上却总有一些用户需要通过比较有“气势”的攻击性话语去表达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在二者产生矛盾的情境之下,缩写与谐音应运而生。

  其次,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用户逞了吐槽的一时之快,却欠缺了思考。用户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中被赋予了畅所欲言的权利,也多了一份口无遮拦的底气——他们的发言只要不触及红线,就可以呈现在大众面前。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其本身成为了滋养“快文化”的土壤,正是这种“快”造就了我们的表达越发欠思考,越发通俗化。因此很多情况下,用户在使用谐音代替违禁用语的时候,并不会深入思考其将要形成的影响范围和后果。而越通俗的表达往往越有亲和力,越能让公众产生共鸣,从而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普及。表达欠思考与通俗化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不当用语在网络环境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大众的表达习惯。

  再者,个别人的纠错呼声无奈屈服于大众的玩梗心态,只能被“何必较真”的回答埋没。互联网中的用户良莠不齐,个人思想、教育背景、遇事态度等都处于不同的深度层级,而互联网又是“从众心理”的多发地,便滋生了“沉默的螺旋”——由于通俗化的表达得到大众的趋同与广泛应用,哪怕有人指出其错误,也被大众以“何必这么较真”来驳斥;与此同时这些不当用法越来越普及,渐渐掩盖了持正确观点一方的呼声。只有等到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官方媒体发声之后,才能慢慢遏制这些现象,但有时候这些发声过于滞后,失去了时效性,甚至无法战胜大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语言习惯。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仅靠官媒的呼吁是不够的。在平台审核方面,对于屏蔽词的审核机制应该更加灵活,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总是会存在一些误判与纰漏,这便需要相关的审核人员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能识别出一些隐晦表达中的不当含义,与此同时也需要提高人工智能识别的精确度。

  在官媒发声方面,要尽量做到“快”“准”“狠”——更多关注公众对于新兴网络用语的各种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指出表达有失偏颇的用语,并与相关监管平台合作,严加防范。在用户使用方面,我们每一个身处互联网大环境之下的民众都需要拥有并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跟风,多思量;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在更多优秀文学作品中,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汲取知识,这样即便是发泄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很“体面”。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谐音梗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但是一旦被滥用并广泛普及,它们就有可能从“快乐源泉”变成“祸从口出”,也会让“文字失语”更加严重。为避免诸如“伞兵污名化”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在满足精神层面的交流共鸣与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应该辩证地看待并合理运用每一个通俗化的新兴词语。互联网的优良表达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对症下药治疗“文字失语症”,让情绪的发泄与吐槽更“体面”。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

“伞兵污名化”背后,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

2021-09-06 08:47 来源:红网 陈晓安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