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需铲除不良风气滋生土壤

2021年09月03日 06:32   来源:羊城晚报   陈广江

  “以后,看清楚我们六个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了,看好工牌。除了我们六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明白了吗?”近日,网传一段黑龙江职业学院6名学生会干部嚣张查寝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校方相关工作人员称,网传查寝视频内容属实,事情发生在2020年10月,是该校二级学院学生会干部在查寝过程中发生的。目前,学校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9月1日澎湃新闻)

  又见学生干部“耍官威”!网传视频显示,几名统一身穿白衬衫、黑西装的女学生,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地走进寝室,开始对大家进行训话、指示,那派头、气势,既像上级领导来基层视察,又像“黑社会”来收保护费,隔着屏幕都让人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看了视频,不少网友感叹:“这竟然是真的!”

  查寝视频一出,涉事几名学生干部很快成为网友们谴责、调侃、揶揄的对象,其姓名、照片等个人信息也被曝光。摆架子、耍威风向来招人厌,涉事学生干部受到相应惩罚也是咎由自取。原本作为服务者的学生干部,竟然有这么大的“官威”,哪里还有学生干部的样子?

  也要看到,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学生干部“耍官威”不只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背后的不正之风更值得警惕。从一定程度上讲,“耍官威”的学生干部也是“官本位”思想的受害者。事件在网上发酵后,校方管理中的一些相关“黑料”也被扒了出来。因此,相较于惩罚“惹祸”的学生干部,从问题源头进行反思,铲除不良风气滋生土壤,无疑更为关键。

  事实上,学生干部“耍官威”现象屡见不鲜。从“杨主席是你们叫的吗”到“写错学生干部名字开大会检讨”,从“过节必须给社联主席发祝福”到“主席团查寝学妹没问好被罚写检查”,从“给新生训话脏话连篇”到“要求学生淋雨听训话”……这些学生干部“耍官威”事件都曾在校园里发生过,其中既有高职院校,也有知名大学。

  学生干部“耍官威”问题并非没有引发重视。因2018年多所高校爆发学生干部“耍官威”事件,当时北大清华等四十一所高校学生会联合发起“学生干部自律公约”活动,表示要恪守学生本分,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对此,团中央学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杜绝学生“官僚气”不能仅靠自律,制度保障更重要,并称更多的制度改革已经在路上。

  但现实中,一些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既没有做到自律,也没有把他律当回事,把学生组织当成名利场的同时,还动辄摆架子、讲派头,让自身形象屡屡遭受重创。究其原因,恐怕与某些高校的“官僚气”不无关系。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缩影。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官僚气”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苗头,一些中小学生也有模有样地打起了官腔。

  当然,热衷“耍官威”的学生干部只是少数。也正因为是少数,才显得格外刺眼,让人发自肺腑地厌恶。查寝视频被曝光后,不少网友称,看了很多遍,看一遍笑一次。网友们鄙视和不屑的态度恰恰说明,那种装出来的威风和派头是多么面目可憎、荒唐可笑。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需铲除不良风气滋生土壤

2021-09-03 06:32 来源:羊城晚报 陈广江

  “以后,看清楚我们六个的脸,我们来了就是查寝了,看好工牌。除了我们六个谁管你们都不好使,明白了吗?”近日,网传一段黑龙江职业学院6名学生会干部嚣张查寝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校方相关工作人员称,网传查寝视频内容属实,事情发生在2020年10月,是该校二级学院学生会干部在查寝过程中发生的。目前,学校多个部门已介入调查。(9月1日澎湃新闻)

  又见学生干部“耍官威”!网传视频显示,几名统一身穿白衬衫、黑西装的女学生,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地走进寝室,开始对大家进行训话、指示,那派头、气势,既像上级领导来基层视察,又像“黑社会”来收保护费,隔着屏幕都让人闻到一股刺鼻的异味。看了视频,不少网友感叹:“这竟然是真的!”

  查寝视频一出,涉事几名学生干部很快成为网友们谴责、调侃、揶揄的对象,其姓名、照片等个人信息也被曝光。摆架子、耍威风向来招人厌,涉事学生干部受到相应惩罚也是咎由自取。原本作为服务者的学生干部,竟然有这么大的“官威”,哪里还有学生干部的样子?

  也要看到,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学生干部“耍官威”不只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背后的不正之风更值得警惕。从一定程度上讲,“耍官威”的学生干部也是“官本位”思想的受害者。事件在网上发酵后,校方管理中的一些相关“黑料”也被扒了出来。因此,相较于惩罚“惹祸”的学生干部,从问题源头进行反思,铲除不良风气滋生土壤,无疑更为关键。

  事实上,学生干部“耍官威”现象屡见不鲜。从“杨主席是你们叫的吗”到“写错学生干部名字开大会检讨”,从“过节必须给社联主席发祝福”到“主席团查寝学妹没问好被罚写检查”,从“给新生训话脏话连篇”到“要求学生淋雨听训话”……这些学生干部“耍官威”事件都曾在校园里发生过,其中既有高职院校,也有知名大学。

  学生干部“耍官威”问题并非没有引发重视。因2018年多所高校爆发学生干部“耍官威”事件,当时北大清华等四十一所高校学生会联合发起“学生干部自律公约”活动,表示要恪守学生本分,坚决反对“官本位”思想。对此,团中央学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杜绝学生“官僚气”不能仅靠自律,制度保障更重要,并称更多的制度改革已经在路上。

  但现实中,一些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既没有做到自律,也没有把他律当回事,把学生组织当成名利场的同时,还动辄摆架子、讲派头,让自身形象屡屡遭受重创。究其原因,恐怕与某些高校的“官僚气”不无关系。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缩影。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官僚气”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苗头,一些中小学生也有模有样地打起了官腔。

  当然,热衷“耍官威”的学生干部只是少数。也正因为是少数,才显得格外刺眼,让人发自肺腑地厌恶。查寝视频被曝光后,不少网友称,看了很多遍,看一遍笑一次。网友们鄙视和不屑的态度恰恰说明,那种装出来的威风和派头是多么面目可憎、荒唐可笑。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