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打击财经“黑嘴” 震慑歪门邪道

2021年08月31日 07:28   来源:羊城晚报   健 强

  国家网信办官微“网信中国”8月27日消息,国家网信办决定自8月27日起,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重点打击8类违规问题,即日起至10月26日为专项整治的第一阶段。整改期间,国家网信办将会同财经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对照专项整治要求,集中清理一批违规发布的财经类信息,依法依规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力度非常之大。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商业网站平台及其“自媒体”账号屡屡发生违规发布财经新闻、歪曲解读经济政策、唱衰唱空金融市场、充当“黑嘴”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网民反映强烈。其中,由“黑嘴”开头,以疯狂收割“韭菜”收尾的“杀猪盘”频现,明目张胆“收割”投资者,民愤尤大。专项整治的消息一出,全网一片叫好。更有投资者指出:对于某些“黑嘴”,不能一封了之,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骇人听闻,危害极大,已经触犯刑法。

  也是8月27日,一则消息惊爆财经圈:广州“牛散”方某联合“杀猪盘”抢帽子, 8月27日被批准逮捕。消息表明,方某在2019年11月以来多次联合“黑嘴”,涉嫌以“抢帽子”方式操纵证券市场,非法获利金额达2亿多元。这样的获利,实质上就是把投资者的钱财非法“转移”到了自己的腰包。

  8月28日,另一则消息同样具爆炸性:先“种韭菜”再“割韭菜”,粉丝超500万的金融大V黄生被正式批准逮捕。经司法鉴定和初步确认,其喜投网待偿充提差本金高达6.62亿元,涉及人数达到5635人。此所谓大V黄生的拿手好戏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仇美爱国者的人设,文章动辄股市“崩盘”、社会“崩溃”、战争“一触即发”……通过一系列所谓“爱国爽文”圈住了数百万粉丝,文章动辄10万+,然后就是打赏,然后就是P2P。

  还原“黑嘴”“歪嘴”行为可以看到,在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的背后,其实就是一条条黑色的非法敛财链。

  这次清朗行动目标明确,基本囊括了相关乱象和违法行为:如胡评妄议、歪曲解读、恶意唱空、搬运境外歪曲解读我财经领域热点的报道评论、散布“小道消息”、造谣传谣“标题党”、金融“黑嘴”、炒作负面信息敲诈勒索、炒作社会恶性事件、负面极端事件推销所谓“财商课”各类保险产品、冒用滥用财经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等名义开办财经专栏、账号等。

  还有没有别的需要整治的相关问题呢?例如有投资者反映、此前也有过整治的现象,投资机构、人士发布诱导性言论和研报问题,或也应纳入整治范围之内,毕竟问题也较为突出,投资者反应也较为强烈。

  广大投资者真切地感到,实在需要一次大整顿,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歪门邪道赶尽杀绝,真正建立起一个清朗的财经环境、投资环境。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议题有两个,一个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另一个就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可以说,两大议题均不允许这些财经乱象的存在。

  已经可以看到,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快手、优酷等平台火速响应,封杀财经“黑嘴”,多位数百万粉丝大V翻车。有效遏制财经类信息网上传播乱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相关平台责无旁贷,理应自觉做在前面,切不能助纣为虐。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打击财经“黑嘴” 震慑歪门邪道

2021-08-31 07:28 来源:羊城晚报 健 强

  国家网信办官微“网信中国”8月27日消息,国家网信办决定自8月27日起,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重点打击8类违规问题,即日起至10月26日为专项整治的第一阶段。整改期间,国家网信办将会同财经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对照专项整治要求,集中清理一批违规发布的财经类信息,依法依规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力度非常之大。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商业网站平台及其“自媒体”账号屡屡发生违规发布财经新闻、歪曲解读经济政策、唱衰唱空金融市场、充当“黑嘴”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网民反映强烈。其中,由“黑嘴”开头,以疯狂收割“韭菜”收尾的“杀猪盘”频现,明目张胆“收割”投资者,民愤尤大。专项整治的消息一出,全网一片叫好。更有投资者指出:对于某些“黑嘴”,不能一封了之,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骇人听闻,危害极大,已经触犯刑法。

  也是8月27日,一则消息惊爆财经圈:广州“牛散”方某联合“杀猪盘”抢帽子, 8月27日被批准逮捕。消息表明,方某在2019年11月以来多次联合“黑嘴”,涉嫌以“抢帽子”方式操纵证券市场,非法获利金额达2亿多元。这样的获利,实质上就是把投资者的钱财非法“转移”到了自己的腰包。

  8月28日,另一则消息同样具爆炸性:先“种韭菜”再“割韭菜”,粉丝超500万的金融大V黄生被正式批准逮捕。经司法鉴定和初步确认,其喜投网待偿充提差本金高达6.62亿元,涉及人数达到5635人。此所谓大V黄生的拿手好戏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仇美爱国者的人设,文章动辄股市“崩盘”、社会“崩溃”、战争“一触即发”……通过一系列所谓“爱国爽文”圈住了数百万粉丝,文章动辄10万+,然后就是打赏,然后就是P2P。

  还原“黑嘴”“歪嘴”行为可以看到,在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的背后,其实就是一条条黑色的非法敛财链。

  这次清朗行动目标明确,基本囊括了相关乱象和违法行为:如胡评妄议、歪曲解读、恶意唱空、搬运境外歪曲解读我财经领域热点的报道评论、散布“小道消息”、造谣传谣“标题党”、金融“黑嘴”、炒作负面信息敲诈勒索、炒作社会恶性事件、负面极端事件推销所谓“财商课”各类保险产品、冒用滥用财经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等名义开办财经专栏、账号等。

  还有没有别的需要整治的相关问题呢?例如有投资者反映、此前也有过整治的现象,投资机构、人士发布诱导性言论和研报问题,或也应纳入整治范围之内,毕竟问题也较为突出,投资者反应也较为强烈。

  广大投资者真切地感到,实在需要一次大整顿,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歪门邪道赶尽杀绝,真正建立起一个清朗的财经环境、投资环境。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议题有两个,一个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另一个就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可以说,两大议题均不允许这些财经乱象的存在。

  已经可以看到,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快手、优酷等平台火速响应,封杀财经“黑嘴”,多位数百万粉丝大V翻车。有效遏制财经类信息网上传播乱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相关平台责无旁贷,理应自觉做在前面,切不能助纣为虐。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