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付费刷课”突然成为了网络热词,“便宜高效”“X元一门”的朋友圈小广告让不少大学生尝到了“不学而过”的“甜头”,更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在线课程产生了质疑。近日,中国青年报社教育科学部收到了一份来自在校大学生的来信,信中谈到了大学生目睹的刷课乱象,“刷”与“不刷”之间的矛盾……(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我国的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线上课程成为大学生们常见的学习形式,一些课程甚至全部要求在线上完成。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课程平台更是成为居家学习常态,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线上课程火爆的背后,不乏“付费刷课”现象。流传在朋友圈与QQ群中的“人工刷课”“5元一门”“不学而过”……让不少线上课程沦为形式。
对此,有评论指出,一些学生通过刷课蒙混过关,不仅荒废学业,还会严重助长投机取巧的思想。不过,面对“付费刷课”乱象,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大学网课教学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样值得深刻反思。
其一,一些高效网课过多过滥,催生学生的应付心理。正如有高校负责人坦言,目前高校布置网课学习往往一拥而上,包括体育、音乐一些适宜线下学习的课程也纷纷转为线上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至于有的学生不得不上课时拿着两部手机同时刷网课,为完成学时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一些网课含金量不足,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有调查显示,45%的学生选取慕课学习是因学校的强制性要求,因为提高专业技能和个人学习兴趣的,仅仅占36.88%和25.63%;另外,有62.5%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觉得与其将时间精力耗费在网课上,不如花钱请人代为刷课,自己还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其二,网课教学管理不够科学,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许多高校的网课学分,只是依据完成进度,选修的慕课越多,所获得的学分就越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网课学习,到头来分数还没有付费刷课的同学高。这难免会促使更多学生放弃自主学习的年头,加入到付费刷课的队伍中来。
目前,“付费刷课”现象已经引起高校的重视。一些学校纷纷与网课平台合作,通过刷脸、答题等技术手段防范大学生刷课,利用大数据严查有刷课行为的学生。不过,除了技术防范外,更重要的是改进网课教学管理,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要精简优质课程,提高网课的含金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调整考核机制,不以刷课多少论英雄,而以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评优劣。只有让广大学生真正爱上网课,能够学有所获,才能彻底铲除滋生“付费刷课”的现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