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包装收费1元,被罚3.2万一点也不冤

2021年08月12日 07:06   来源:红网   吴睿鸫

  8月10日,永辉超市发致歉声明,称高度重视“永辉生活小程序收取1元包装费”的问题,表示诚挚歉意。对监管部门处罚决定,永辉诚恳接受并立即整改。问题发生后,公司业务及技术部门已紧急优化商品包装服务及收费规则。有消息称,永辉生活小程序事先未征得消费者同意,对每笔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共201480单,被没收和罚款3.2万余元。(8月10日 红星新闻)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商家明明白白收费,没有任何问题。而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其运营维护的微信小程序“YH永辉生活+”中,未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擅自对每笔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共201480单,取得违法所得8059.2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出击,对此进行严厉处罚,这不管对于经营者,还是普通老百姓而言,都不失为一堂以案释法的警示教育课。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是永辉云创行为违反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得违背消费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提供可选择性服务应当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此法律条款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明白消费的合法权益。显然,这家超市在无明示告知情况下,擅自通过生活小程序颇具隐蔽性地,向客户收取一元包装费,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一点儿不冤。

  坦率地讲,自2008年的“限塑令”实施以来,该条令规定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超市明码标价收取包装费,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而永辉超市“偷偷”收取的1元包装费,尽管数目不大,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但这决非区区一元钱的事,而是事关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与商家诚信经营的底线问题,更关乎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正义。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向不合理收费亮剑,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实就是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不当经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然,作用一名消费者,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有敢于较真、勇于维权的意识,即便是“一元钱”,也要勇敢地站出来,如此,商家类似不公平隐形消费才会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包装收费1元,被罚3.2万一点也不冤

2021-08-12 07:06 来源:红网 吴睿鸫

  8月10日,永辉超市发致歉声明,称高度重视“永辉生活小程序收取1元包装费”的问题,表示诚挚歉意。对监管部门处罚决定,永辉诚恳接受并立即整改。问题发生后,公司业务及技术部门已紧急优化商品包装服务及收费规则。有消息称,永辉生活小程序事先未征得消费者同意,对每笔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共201480单,被没收和罚款3.2万余元。(8月10日 红星新闻)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商家明明白白收费,没有任何问题。而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其运营维护的微信小程序“YH永辉生活+”中,未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擅自对每笔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共201480单,取得违法所得8059.2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出击,对此进行严厉处罚,这不管对于经营者,还是普通老百姓而言,都不失为一堂以案释法的警示教育课。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是永辉云创行为违反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不得违背消费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提供可选择性服务应当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此法律条款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明白消费的合法权益。显然,这家超市在无明示告知情况下,擅自通过生活小程序颇具隐蔽性地,向客户收取一元包装费,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一点儿不冤。

  坦率地讲,自2008年的“限塑令”实施以来,该条令规定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超市明码标价收取包装费,已成为一种消费习惯。而永辉超市“偷偷”收取的1元包装费,尽管数目不大,消费者都能承受得起,但这决非区区一元钱的事,而是事关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与商家诚信经营的底线问题,更关乎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正义。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向不合理收费亮剑,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实就是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不当经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然,作用一名消费者,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有敢于较真、勇于维权的意识,即便是“一元钱”,也要勇敢地站出来,如此,商家类似不公平隐形消费才会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