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游客厮打引动物“效仿”,“出圈”声明是一堂公开课

2021年08月10日 07:36   来源:光明网   李一陵

  8月7日下午,有两家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互相谩骂、厮打,并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事后动物园的一则官方声明因为诙谐幽默,更是引发热议。

  从视频中混乱的厮打场面来看,这两家人的行为已经失控,甚至怀抱孩子参与斗殴。抱着孩子打架的行为,无疑给孩子做了恶劣的示范,同时也给孩子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危险。

  对此,动物园发表声明,称“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虽然有专业人士质疑声明的真实性,但很显然,该声明是动物园用一种诙谐的态度,假借动物学坏批评人类不文明行为的恶劣示范作用。在亦庄亦谐中、不动声色间嘲讽了这种当众撒打行为,提醒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敬畏文明,不要沦落到“带坏”野生动物的地步。

  当然,是否真的“带坏”野生动物尚且不清楚,但隐藏在对动物的影响背后的,是上述打架斗殴的行为对景区文明秩序的破坏。

  动物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动物园更多是作为一个承担公众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机构存在。而无论是在动物园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都应该遵守文明秩序的最起码要求——尊重自然,文明游园。

  就此事而言,人类本应是理性、智慧、文明的象征,但因为一点琐事,动不动就诉诸武力,在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的动物园内野蛮厮打,充满了讽刺意味,到底是人类买票看牢笼中的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免费给动物表演,展示人类文明的底线呢?牢笼内外,是角色的颠倒和错位,真是不要太“丢人”了。

  退一步说,即使游客两家真的产生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应该诉诸暴力,任何场合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都是讲道理,用法律与制度的方式解决。要知道,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尊重规则和秩序、遵守法律,用协商的方式处理纠纷,正是制度文明的应有之义。遇到纠纷,首先应该讲道理,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然后寻求有关部门的介入,在法律和制度规范的轨道上解决。

  乱丢垃圾、随意投食、乱踩草坪、随意插队、粗暴合影、肆意攀爬……动物园内有很多人类不文明行为的身影,这次的厮打已经跌破了底线。相关视频以及动物园“出圈”的声明,无疑是一堂公开课。它提醒着社会公众,尊重秩序、敬畏文明,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游客厮打引动物“效仿”,“出圈”声明是一堂公开课

2021-08-10 07:36 来源:光明网 李一陵

  8月7日下午,有两家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互相谩骂、厮打,并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事后动物园的一则官方声明因为诙谐幽默,更是引发热议。

  从视频中混乱的厮打场面来看,这两家人的行为已经失控,甚至怀抱孩子参与斗殴。抱着孩子打架的行为,无疑给孩子做了恶劣的示范,同时也给孩子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危险。

  对此,动物园发表声明,称“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虽然有专业人士质疑声明的真实性,但很显然,该声明是动物园用一种诙谐的态度,假借动物学坏批评人类不文明行为的恶劣示范作用。在亦庄亦谐中、不动声色间嘲讽了这种当众撒打行为,提醒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敬畏文明,不要沦落到“带坏”野生动物的地步。

  当然,是否真的“带坏”野生动物尚且不清楚,但隐藏在对动物的影响背后的,是上述打架斗殴的行为对景区文明秩序的破坏。

  动物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动物园更多是作为一个承担公众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机构存在。而无论是在动物园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都应该遵守文明秩序的最起码要求——尊重自然,文明游园。

  就此事而言,人类本应是理性、智慧、文明的象征,但因为一点琐事,动不动就诉诸武力,在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的动物园内野蛮厮打,充满了讽刺意味,到底是人类买票看牢笼中的野生动物,还是人类免费给动物表演,展示人类文明的底线呢?牢笼内外,是角色的颠倒和错位,真是不要太“丢人”了。

  退一步说,即使游客两家真的产生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应该诉诸暴力,任何场合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都是讲道理,用法律与制度的方式解决。要知道,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尊重规则和秩序、遵守法律,用协商的方式处理纠纷,正是制度文明的应有之义。遇到纠纷,首先应该讲道理,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然后寻求有关部门的介入,在法律和制度规范的轨道上解决。

  乱丢垃圾、随意投食、乱踩草坪、随意插队、粗暴合影、肆意攀爬……动物园内有很多人类不文明行为的身影,这次的厮打已经跌破了底线。相关视频以及动物园“出圈”的声明,无疑是一堂公开课。它提醒着社会公众,尊重秩序、敬畏文明,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