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食品安全铸就网红奶茶生命线

2021年08月04日 07:17   来源:南方日报   静 子

  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便签不实……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打工,发现其多家门店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奈雪的茶随后发布通告表达歉意,决定对两家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改,并就曝光的问题逐一进行说明。受此事件影响,奈雪的茶在8月3日的港股开盘中暴跌超8%。

  或因食品卫生不达标,或因低俗营销,网红奶茶店被点名批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具体到这次被曝光的“奈雪的茶”,仅就食品卫生一项暴露出的隐患就令人瞠目:蟑螂爬向面包制作间,说明虫害消杀工作不到位;使用发黑芒果,说明新鲜原料取材无保障;生产时间标签出错,说明工作人员不尽责;后厨物料凌乱,更是为“舌尖上的安全”埋下祸根。奶茶越来越为现代人追捧,如何保证喝上放心饮品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早在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分别从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社会共治等四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共同守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已过3年光景,奶茶店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依然堪忧,今年年初上海更是爆出抽检奶茶店全部“沦陷”的消息。政策规定面面俱到,饮品的卫生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治理网红奶茶店,难在哪儿?

  各类奶茶店野蛮生长或是原因之一。面对激烈竞争的饮品市场,网红奶茶店忙于推出新品、扩张门店,严格的管理规定与原料标准难免在部分店铺被空置。以创立于2015年的“奈雪的茶”为例,其在2020年底门店已近500家,此次被曝光的涉事店铺员工就曾表示,“虽然店里要求很高,但忙起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此外,监管部门“管”而不“严”、政策标准不明晰或是原因之二。面对网红奶茶店出现的各类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监管部门多以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为主要手段,惩戒力度相对较轻。即使《通知》明确规定“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但却缺乏对不同违法场景的程度区分与惩罚标准,因而监管部门在履职尽责方面果断性不足。

  正所谓“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品质成色关乎企业未来。网红奶茶店的提质升级重在行动,“奈雪的茶”发布的一纸情况说明显然不应是此次事件的结局,对曝光问题的彻查整改更不应只停留在涉事门店。开展全店铺排查、严抓管理规定落实、完善投诉举报渠道,网红奶茶店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群众健康重于泰山,监管部门更需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以重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食品安全铸就网红奶茶生命线

2021-08-04 07:17 来源:南方日报 静 子

  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便签不实……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打工,发现其多家门店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奈雪的茶随后发布通告表达歉意,决定对两家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改,并就曝光的问题逐一进行说明。受此事件影响,奈雪的茶在8月3日的港股开盘中暴跌超8%。

  或因食品卫生不达标,或因低俗营销,网红奶茶店被点名批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具体到这次被曝光的“奈雪的茶”,仅就食品卫生一项暴露出的隐患就令人瞠目:蟑螂爬向面包制作间,说明虫害消杀工作不到位;使用发黑芒果,说明新鲜原料取材无保障;生产时间标签出错,说明工作人员不尽责;后厨物料凌乱,更是为“舌尖上的安全”埋下祸根。奶茶越来越为现代人追捧,如何保证喝上放心饮品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早在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分别从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社会共治等四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共同守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已过3年光景,奶茶店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依然堪忧,今年年初上海更是爆出抽检奶茶店全部“沦陷”的消息。政策规定面面俱到,饮品的卫生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治理网红奶茶店,难在哪儿?

  各类奶茶店野蛮生长或是原因之一。面对激烈竞争的饮品市场,网红奶茶店忙于推出新品、扩张门店,严格的管理规定与原料标准难免在部分店铺被空置。以创立于2015年的“奈雪的茶”为例,其在2020年底门店已近500家,此次被曝光的涉事店铺员工就曾表示,“虽然店里要求很高,但忙起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此外,监管部门“管”而不“严”、政策标准不明晰或是原因之二。面对网红奶茶店出现的各类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监管部门多以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为主要手段,惩戒力度相对较轻。即使《通知》明确规定“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但却缺乏对不同违法场景的程度区分与惩罚标准,因而监管部门在履职尽责方面果断性不足。

  正所谓“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品质成色关乎企业未来。网红奶茶店的提质升级重在行动,“奈雪的茶”发布的一纸情况说明显然不应是此次事件的结局,对曝光问题的彻查整改更不应只停留在涉事门店。开展全店铺排查、严抓管理规定落实、完善投诉举报渠道,网红奶茶店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群众健康重于泰山,监管部门更需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以重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