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假救灾真作秀,请让让!

2021年07月28日 06:39   来源:广州日报   刘冉冉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前在河南省防汛救灾现场,有一批另类人群。他们通常不顾劝阻“逆行”,进入灾区后前面一个人发放物资、“慰问群众”,旁边一群人举着相机或手机拍摄、直播;也有人举着手机站在、趴在水里自拍在网上博取关注。

  要知道在救援人员与暴雨赛跑的过程中,哪怕慢半分、晚一秒,结果都可能完全不同。也正因为救援刻不容缓,在一些重灾区,部队、应急消防、红十字救援队等专业力量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探索出一条条救援通道。然而,这性命攸关的救援通道,却被“长枪短炮”堵塞,成为救援的障碍。这哪里是在“慰问”,分明是来添堵的!

  有“畸形饭圈”研究者对此一语道破:“灾难营销”——通过“路人发现”等公关手段爆料炒作,营造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是一些明星、网红的惯用手法——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社会关注、谋取更大的个人利益。

  救援岂容作秀?自然灾害面前,无论多微小的善举,都让人们在暖心中更加坚定胜利的信心;反之,任何无视生命安危、见利忘义的行径,都会令人倍感寒心。从各地紧急通知、网友一致指责中就能明显看出,灾害面前不先想承担社会责任、反而讨巧作秀者,注定当场“塌房”。实际上,对于明星、网红来说,与其挤进现场“凹人设”帮倒忙,不如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有序支援灾区更受人尊敬和欢迎。或许一些人只是单纯地想尽一份力,但也需知非专业人士进灾区不仅占用救援力量,还可能因救援不当导致事故,最终“自我感动”不成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初衷背道而驰。

  关注应该有度;专业就是准则。目前,前线救援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我们尊崇“放下理发剪、穿上蓝天救援队队服”千里驰援的凡人英雄,向这样将“国之大者”放于心中、将“小我”暂抛脑后的“逆行者”致敬。对于更多非专业者来说,非必要不“逆行”、非救灾不“添堵”、为救援让出通道也是力所能及的善举。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假救灾真作秀,请让让!

2021-07-28 06:39 来源:广州日报 刘冉冉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前在河南省防汛救灾现场,有一批另类人群。他们通常不顾劝阻“逆行”,进入灾区后前面一个人发放物资、“慰问群众”,旁边一群人举着相机或手机拍摄、直播;也有人举着手机站在、趴在水里自拍在网上博取关注。

  要知道在救援人员与暴雨赛跑的过程中,哪怕慢半分、晚一秒,结果都可能完全不同。也正因为救援刻不容缓,在一些重灾区,部队、应急消防、红十字救援队等专业力量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探索出一条条救援通道。然而,这性命攸关的救援通道,却被“长枪短炮”堵塞,成为救援的障碍。这哪里是在“慰问”,分明是来添堵的!

  有“畸形饭圈”研究者对此一语道破:“灾难营销”——通过“路人发现”等公关手段爆料炒作,营造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是一些明星、网红的惯用手法——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社会关注、谋取更大的个人利益。

  救援岂容作秀?自然灾害面前,无论多微小的善举,都让人们在暖心中更加坚定胜利的信心;反之,任何无视生命安危、见利忘义的行径,都会令人倍感寒心。从各地紧急通知、网友一致指责中就能明显看出,灾害面前不先想承担社会责任、反而讨巧作秀者,注定当场“塌房”。实际上,对于明星、网红来说,与其挤进现场“凹人设”帮倒忙,不如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有序支援灾区更受人尊敬和欢迎。或许一些人只是单纯地想尽一份力,但也需知非专业人士进灾区不仅占用救援力量,还可能因救援不当导致事故,最终“自我感动”不成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初衷背道而驰。

  关注应该有度;专业就是准则。目前,前线救援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我们尊崇“放下理发剪、穿上蓝天救援队队服”千里驰援的凡人英雄,向这样将“国之大者”放于心中、将“小我”暂抛脑后的“逆行者”致敬。对于更多非专业者来说,非必要不“逆行”、非救灾不“添堵”、为救援让出通道也是力所能及的善举。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