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1年07月23日 07:49   来源:光明日报   肖纯柏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民族复兴的百年主题,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标识性概念——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原点。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开创的伟大事业、创造的伟大成就,来源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于中华5000年文明、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表明我们对党建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彰显了大党风范和大国自信。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一样,构成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必强精神的重要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源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各种政党蜂拥林立,但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力量没有找到科学的指导思想,民族复兴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在各种主义和方案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使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这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既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体现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摆脱了封建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双重依附。从此,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复兴与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统一在一起。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理论强党,就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党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不仅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而且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组织能力。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有些政党和政治团体尽管也有振兴中华的初心,但党内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没有能力凝聚群众。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闭幕,通过了第一个党纲,规定了党员的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避免了旧政党纲纪松弛的历史教训。中共五大第一次正式确立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在中国政党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第一次把民族复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上、建立在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的社会基点上,成为组织优势突出、组织能力最强的政党。今天,我们在组织建党的基础上推进制度治党,就是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与西方议会中产生的政党不一样,从建党筹备开始就遇到生死考验和重重磨难,正是依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我们党才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共一大开会时,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全都是知识分子。建党先驱很多人衣食无忧,却牺牲了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甚至献出了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党员烈士达370多万人。抗美援朝牺牲197000多人,脱贫攻坚中牺牲的党员干部达1800多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从红船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奉献牺牲贯穿于党的精神谱系当中,红色因此成为党的鲜明底色。在新的赶考路上,面对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饮水思源,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

  伟大建党精神是建立党的精神,也是建设党的精神。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建党时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活动的俱乐部,而是定位为“群众党”。伟大建党精神,首先伟大在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小团体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负人民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对党忠诚的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新的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以贯之进行自我革命,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作者:肖纯柏,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嘉兴学院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1-07-23 07:49 来源:光明日报 肖纯柏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民族复兴的百年主题,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标识性概念——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原点。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开创的伟大事业、创造的伟大成就,来源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于中华5000年文明、拥有95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表明我们对党建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彰显了大党风范和大国自信。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源头,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一样,构成强国必先强党、强党必强精神的重要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源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各种政党蜂拥林立,但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力量没有找到科学的指导思想,民族复兴的梦想只能是空想。在各种主义和方案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使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这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既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体现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摆脱了封建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双重依附。从此,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复兴与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统一在一起。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理论强党,就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党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不仅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而且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组织能力。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有些政党和政治团体尽管也有振兴中华的初心,但党内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没有能力凝聚群众。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闭幕,通过了第一个党纲,规定了党员的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避免了旧政党纲纪松弛的历史教训。中共五大第一次正式确立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在中国政党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第一次把民族复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上、建立在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的社会基点上,成为组织优势突出、组织能力最强的政党。今天,我们在组织建党的基础上推进制度治党,就是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源头。中国共产党与西方议会中产生的政党不一样,从建党筹备开始就遇到生死考验和重重磨难,正是依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我们党才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共一大开会时,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全都是知识分子。建党先驱很多人衣食无忧,却牺牲了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甚至献出了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党员烈士达370多万人。抗美援朝牺牲197000多人,脱贫攻坚中牺牲的党员干部达1800多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从红船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奉献牺牲贯穿于党的精神谱系当中,红色因此成为党的鲜明底色。在新的赶考路上,面对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饮水思源,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

  伟大建党精神是建立党的精神,也是建设党的精神。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建党时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活动的俱乐部,而是定位为“群众党”。伟大建党精神,首先伟大在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小团体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负人民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对党忠诚的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新的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以贯之进行自我革命,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作者:肖纯柏,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嘉兴学院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