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培养更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

2021年07月23日 07:40   来源:人民日报   石伟 穆润璋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加需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原则。只有坚持党管人才,才能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来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人才成长环境日益优化,各项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国人才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的实质,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和其他各方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体制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制度是人才规划、培养、招聘、考核、评价、激励等多方面机制的有机统一,是良好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汇聚各方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考核等多方面机制,以创新驱动人才制度发展完善,在人才制度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比如,根据实际效果科学合理确定考核周期和考核指标,充分发挥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功能,推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顺畅流动,努力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实践中,我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的潜力持续释放,推动全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要推出更多举措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有更多创业机会、更大干事舞台、更广发展空间。继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大范围汇聚英才,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培养更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

2021-07-23 07:40 来源:人民日报 石伟 穆润璋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加需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原则。只有坚持党管人才,才能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来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人才成长环境日益优化,各项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国人才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的实质,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和其他各方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营造良好人才成长环境。体制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制度是人才规划、培养、招聘、考核、评价、激励等多方面机制的有机统一,是良好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汇聚各方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考核等多方面机制,以创新驱动人才制度发展完善,在人才制度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比如,根据实际效果科学合理确定考核周期和考核指标,充分发挥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的指挥棒功能,推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顺畅流动,努力营造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实践中,我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的潜力持续释放,推动全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人才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要推出更多举措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有更多创业机会、更大干事舞台、更广发展空间。继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大范围汇聚英才,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