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遏制年轻干部贪腐,还需发挥“莲花效应”

2021年07月20日 07:02   来源:红网   王红峰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最近,“一张游戏卡牌被炒至8700余万元”的新闻引发关注。虽然这场天价拍卖因“拍品与实际竞价严重不符”被叫停,但游戏卡牌的原主人“95后”干部张雨杰,却因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查,张雨杰在工作期间,通过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用于消费挥霍和支付买房费用。而张雨杰案也并非个例,近年来,年轻干部违法违纪的身影并不少见。(7月19日新京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遏制年轻干部贪腐 , 还需发挥“莲花效应”。

  一提到莲花,人们就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为什么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呢?这归功于莲叶的自洁功能。植物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有着特别的意义,即使病原体到了莲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科学家实验也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却小于5%,这就是“莲花效应”。

  以上原理似可借鉴到反腐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那么如何在反腐败领域发挥“莲花效应”,有效防止“腐败病菌”入侵呢?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纪委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通过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组织专家评估、落实整改意见等工作环节,将项目化管理手段引入惩防体系建设实践,使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体系的实用性和防控能力。

  干部廉政教育无小事。期待各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让一个个廉政风险点防控责任人像莲叶表面上的一个个突包,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挡“腐败病菌”的入侵;让一条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如同莲叶的一项项自洁功能,时刻保护着党和政府的“肌体”不生病,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受损……

  愿“廉政之花”处处绽放,“莲花效应”时时显现。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遏制年轻干部贪腐,还需发挥“莲花效应”

2021-07-20 07:02 来源:红网 王红峰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最近,“一张游戏卡牌被炒至8700余万元”的新闻引发关注。虽然这场天价拍卖因“拍品与实际竞价严重不符”被叫停,但游戏卡牌的原主人“95后”干部张雨杰,却因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查,张雨杰在工作期间,通过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用于消费挥霍和支付买房费用。而张雨杰案也并非个例,近年来,年轻干部违法违纪的身影并不少见。(7月19日新京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遏制年轻干部贪腐 , 还需发挥“莲花效应”。

  一提到莲花,人们就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为什么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呢?这归功于莲叶的自洁功能。植物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有着特别的意义,即使病原体到了莲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科学家实验也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却小于5%,这就是“莲花效应”。

  以上原理似可借鉴到反腐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那么如何在反腐败领域发挥“莲花效应”,有效防止“腐败病菌”入侵呢?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纪委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通过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组织专家评估、落实整改意见等工作环节,将项目化管理手段引入惩防体系建设实践,使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体系的实用性和防控能力。

  干部廉政教育无小事。期待各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让一个个廉政风险点防控责任人像莲叶表面上的一个个突包,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挡“腐败病菌”的入侵;让一条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如同莲叶的一项项自洁功能,时刻保护着党和政府的“肌体”不生病,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受损……

  愿“廉政之花”处处绽放,“莲花效应”时时显现。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