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读懂四层深意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1年07月15日 16:44   来源:人民论坛网   朱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他讲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根和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永续不断,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溯中国革命的历史原点,必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思想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风雨而不倒、饱经磨难而不灭,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始终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奋斗前行提供思想引领和动力源泉。一百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取得成功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在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从“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何叔衡,到“革命何须怕断头”的杨超,再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的方志敏……中国共产党人以鲜血践初心、以生命担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如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切艰苦奋斗、一切流血牺牲、一切伟大创造,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体现。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行为本色,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精神优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深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斗争、不懈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在那个风雨如晦、前途渺茫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顽强拼搏、英勇斗争,立起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书写了气势如虹的革命史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正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斗争精神,我们党历才能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勃勃。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道德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深厚情怀,而且是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的实际行动。从“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的杨靖宇,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再到“两次申请进藏、耿耿忠心照雪山”的孔繁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大批革命烈士舍生忘死、一大批英雄人物无私无我、一大批先进模范忠诚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读懂四层深意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1-07-15 16:44 来源:人民论坛网 朱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概括、提炼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他讲到,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根和魂;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永续不断,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溯中国革命的历史原点,必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基石,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思想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风雨而不倒、饱经磨难而不灭,始终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始终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奋斗前行提供思想引领和动力源泉。一百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取得成功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在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从“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何叔衡,到“革命何须怕断头”的杨超,再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的方志敏……中国共产党人以鲜血践初心、以生命担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如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切艰苦奋斗、一切流血牺牲、一切伟大创造,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体现。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行为本色,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精神优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深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断斗争、不懈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在那个风雨如晦、前途渺茫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顽强拼搏、英勇斗争,立起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书写了气势如虹的革命史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正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斗争精神,我们党历才能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勃勃。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标识,展现了我们党的强大道德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深厚情怀,而且是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的实际行动。从“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的杨靖宇,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再到“两次申请进藏、耿耿忠心照雪山”的孔繁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始终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大批革命烈士舍生忘死、一大批英雄人物无私无我、一大批先进模范忠诚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