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董少鹏:“品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日益增强

2021年06月24日 07:50   来源:中国网   董少鹏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的相关数据,今年5月累计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额4.82万亿元,比2020年5月增长22.8%。尽管这一规模存在一定的补偿性特征,但仍说明我国消费市场正在得到恢复。随着各项稳消费、促消费措施落地,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7.8%。有效消费是最扎实的增长。保持消费在GDP中的适当占比,保持适度的消费增长率,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居民获得更好生活体验和消费有效增长是相互统一的。特别是,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消费的底层支持,必须走在前面,即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得到较大幅度恢复,首先是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只有当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恢复时,各种消费活动才能“纵横交错”地展开。消费需要网格化、链条化,不能长期缺头少尾。促消费也不是盲目地扩大消费规模,而只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产品和服务既要满足人性需要,也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今年的消费促进月活动,以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的增长为主要特征,同时带动了农村消费增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双品网购节为例,排在前面的几项大宗消费是除菌洗衣机、定制家具、智能穿戴设备,体现为升级类、品质化需求的增长。特别是,这类消费的供给并非全靠进口商,而是有一大批国潮品牌、老字号厂家参与其中。电商平台争先恐后改善服务,传统商家纷纷上线,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

  在疫情常态化下,传统的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康养等消费板块显著恢复,并与假日消费相叠加,增长效应明显。5月住宿类、餐饮类和娱乐类消费同比分别增长64.5%、 33.5%和11.3%,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8%、7%和2%。农村消费潜力也得到释放:一方面,旅游消费为农村地区居民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汽车、家电、信息、文娱等消费规模也在显著增强。

  下一步,要进一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向传统消费领域注入更多的绿色、健康、安全要素,同时鼓励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和业态。让传统消费更时尚,让时尚消费进入寻常百姓家。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要求的消费供给,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提供的,我们都一视同仁,给予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要将稳消费、促消费升级,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一起来。(董少鹏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董少鹏:“品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日益增强

2021-06-24 07:50 来源:中国网 董少鹏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的相关数据,今年5月累计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额4.82万亿元,比2020年5月增长22.8%。尽管这一规模存在一定的补偿性特征,但仍说明我国消费市场正在得到恢复。随着各项稳消费、促消费措施落地,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7.8%。有效消费是最扎实的增长。保持消费在GDP中的适当占比,保持适度的消费增长率,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居民获得更好生活体验和消费有效增长是相互统一的。特别是,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消费的底层支持,必须走在前面,即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得到较大幅度恢复,首先是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只有当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恢复时,各种消费活动才能“纵横交错”地展开。消费需要网格化、链条化,不能长期缺头少尾。促消费也不是盲目地扩大消费规模,而只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产品和服务既要满足人性需要,也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今年的消费促进月活动,以品质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的增长为主要特征,同时带动了农村消费增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以双品网购节为例,排在前面的几项大宗消费是除菌洗衣机、定制家具、智能穿戴设备,体现为升级类、品质化需求的增长。特别是,这类消费的供给并非全靠进口商,而是有一大批国潮品牌、老字号厂家参与其中。电商平台争先恐后改善服务,传统商家纷纷上线,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

  在疫情常态化下,传统的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康养等消费板块显著恢复,并与假日消费相叠加,增长效应明显。5月住宿类、餐饮类和娱乐类消费同比分别增长64.5%、 33.5%和11.3%,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8%、7%和2%。农村消费潜力也得到释放:一方面,旅游消费为农村地区居民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汽车、家电、信息、文娱等消费规模也在显著增强。

  下一步,要进一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向传统消费领域注入更多的绿色、健康、安全要素,同时鼓励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和业态。让传统消费更时尚,让时尚消费进入寻常百姓家。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要求的消费供给,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提供的,我们都一视同仁,给予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要将稳消费、促消费升级,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一起来。(董少鹏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