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民意强化校外教育培训监管

2021年06月22日 06:5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引子:据教育部网站消息,6月15日,教育部召开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这意味着,今后教育部将有新机构对校外教育培训进行专项管理。这个“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机构增设动作,无疑是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从职责设置和机构编制层面讲,对校外教育培训的强效能监管有了长效性保障。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王 玥

  ■嘉 宾:肖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吕森林 (互联网教育专家、指明灯智库创始人)

  胡乐乐(延安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明确校内与校外事务管理职能分工

  主持人: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工作由过去基础教育司下设的一个处级机构,调整为与其对等的一个司局来管理,意味着什么?

  肖俊:这次教育部的机构调整主要是将原基础教育司下设的校外培训监管处升格为司局级单位,原基础教育司的职能做了相应调整,将“指导中小学校的校外教育”的内容删除了,增加了“组织管理学校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辅导活动”。调整之后,基础教育司专门负责校内的教育管理,校外事务由校外培训监管司负责。

  教育部这次机构与职能调整的意图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而是在明确校内与校外事务的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为未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基础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必须使其尽量不受市场影响;校外培训大多属于市场活动,受资本利益驱使。这是基础教育与校外培训管理部门职能分工的核心原理,原来基础教育司“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在机构和职能上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引导、规范教育产业发展。

  吕森林:其实前几年教育部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就已经开始,但是没有上升到专门的司级行政管理机构的程度。新增一个司级机构来管理教培机构,意味着监管力度再升级,而且是长期监管。因为一旦成立司级机构,在全国省级、市级、区县级,均会随之同步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级别的行政管理机构体系一旦设立,不会在短期内撤除。

  胡乐乐:提升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行政级别,意味着教育部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事务的高度重视,在行政管理权力中,司局级部门的权力远大于处级部门。所以,提升行政部门级别是行政部门权力有效、有力运作的必然之举。此举不仅大大增强了教育部对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的权力,还必然会引发全国各省、直辖市等在其各自的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内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如此,就在全国行政系统中建立起了政府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的完整体系。这显然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的力度。

  教培行业将彻底结束野蛮生长的局面,全面进入规范发展时期

  主持人:教育部设立校外教育监管司将会对当前教育培训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吕森林:前几年教培行业已经感受到监管力度逐渐加强,如对教培机构的面积、收费标准、教学内容、师资要求、教学时间等,均有越来越明确的要求,已经关停了一大批不符合规范的培训机构。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意味着教培行业将彻底结束野蛮生长的局面,全面进入规范发展时期。

  胡乐乐:校外教育监管司的职责之一是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几年,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内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聘有党员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要尽快成立党支部。

  肖俊:就教培市场来说,如果监管不严就可能形成一个门槛低、管理松懈、违法成本低、短期收益高的环境,不仅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经营者自己也最终将反噬己身。只有监管严格了,才能造就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市场,既保障消费者权益也能使经营者长期获益。在短期内,必将有大量资质不规范的机构受到调查处理,而这对投资者来说无疑也是一次难得的洗牌机会。从长期来看,经过市场竞争,必将涌现一批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有保障、经营管理规范、有资本实力的企业。

  “教育赛道单一化”是“内卷”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主持人:校外教育监管司能够缓解“鸡娃”焦虑,控制教育“内卷”现象吗?如何才能让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得到扭转?

  胡乐乐: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只是监管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促进其健康发展,而不是消除这一有着广泛市场需求的火爆行业。所以,只要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继续存在,而且公办教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那么“鸡娃”焦虑和教育“内卷”现象就会依旧。

  从教育学理论和社会与国家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各方面竞争的不断加强,政府与学校确实很难实质性扭转“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教育竞争本身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竞争也是促进社会与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才是缓解“鸡娃”焦虑的根本。

  吕森林:短期内,校外教育监管司的成立,对于打压恶意跑路、服务质量差的劣质培训机构,有极大的作用。对于降低家长育儿成本负担,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内卷”,绝不是单纯成立专门机构、扼制“剧场效应”就能一下子消除的。

  从根本而言,教育公平是个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教育赛道单一化”是“内卷”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局面如果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减负”问题仍旧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教育公平并不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退回到同一起跑线,而是不断拓宽和产生新的“赛道”,让适合的人来到适合的赛道,受到与其潜能相匹配的教育,并参与公平的“赛跑”,得到与其相匹配的人生发展机会,这才是教育公平可能抵达的彼岸。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新机构的成立,会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随着监管措施的施行,这些效应将逐步会显现出来。与之配套的教育考试制度的重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构、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善,也要逐步跟上。

  肖俊:成立校外教育监管司,对缓解“鸡娃”焦虑有一定的帮助,家长们在寻求校外培训资源时可以更淡定从容,孩子们的压力会略有缓解。但是,我们知道教育焦虑的根源仍是高考这一“指挥棒”,高考压力不减,家长们的焦虑就很难放下。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以考试替代了知识学习,学习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呈功利化趋势。中国学生考试能力很强,但是在后来的学术研究方面却并不比欧美日等国家更突出。在专业选择上普遍倾向理工类,对基础类和文史类专业的兴趣不大。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也倾向于与市场接轨,重点扶持实用专业,忽视了基础和冷门专业。也就是说,教育“内卷”已经不是单纯的竞争锦标赛,而是在整体功利主义的背景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顺应民意强化校外教育培训监管

2021-06-22 06:5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