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创新工作做好做深做实,需要紧紧抓住几个核心要素。
要因地制宜。任何创新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无的放矢。崂山区之所以要“拨改投”,一方面有着科技企业较多的优势,资金能够有效“投出去”;另一方面有区位优势,能留住高端人才,适合吸引人才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两个优势叠加,才能让“股权投资”发挥出应有作用。
要找准“痛点”。创新需要破除障碍,让创新能直抵“痛点”。崂山“拨改投”所要瞄准的“痛点”,是要打破过去“撒芝麻盐”的瓶颈,让优秀科技企业得到更多支持,获得更好发展;是要让市场不敢投而又符合当地需要的新兴产业能够顺利进入成长期,实现企业发展和当地产业兴起的双赢。“痛点”找准了,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走专业化之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专业的人运行才能找准节拍;创新本身就是创造新鲜事物,更需要专业人才。“拨改投”虽然一字之改,但内涵天壤之别,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完全不同。崂山区建立专业团队,向专业化公司学习,聘请各方专家贡献才智,按照专业规范设定标准,这是把创新之路走好走实走长远的必备条件。
要培育合适的文化。什么叫合适的文化?就是适合这个事物发展的土壤、水分、空气。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文化。具体到创新,更需要“宽容失败”的文化。因为投资特别是投早投小阶段,失败率高,没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来支持,这个行业可能很快就会枯萎。相反,如果在全社会建立起这种文化,创投、风投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对于这种文化的建立,当地政府要建立相应制度,并在操作层面形成共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成)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