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主要指标大幅上涨,凸显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

2021年04月08日 09:13   来源:中国网   唐华

  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当下正是旅游出行的好时节。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国内各大景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景象刷爆了朋友圈,似乎只有游客们佩戴的口罩还在提醒着全球疫情还未散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4月5日发布的消息,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行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同期的94.5%。

  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只是中国经济全面回暖的一个缩影。近日公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分别比上月上升1.3、4.9和3.7个百分点,三大PMI指数加快回升,证明中国经济正延续总体扩张态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瑞士央行评论称,在农历春节假期后,中国市场活力迸发,中国经济正持续复苏。

  中国经济持续回温,得益于政府科学统筹、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在去年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后,中国政府始终狠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春节前,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均出现散发疫情,但通过执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精准检测、动态清零”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这些局部疫情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春运期间,各级政府向广大民众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再加上多部门通力配合、严格防疫,春节期间全国未发生新疫情,为节后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活力绽放,源于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去年疫情暴发后不久,中国政府就出台减免税费政策,切实为陷入困局的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同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这种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今年得以延续和扩大。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并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这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为疫情之下的实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大疫淬炼的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顽强韧性和蓬勃生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显难能可贵,也分外令世界为之瞩目。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供应机构之一的富时罗素日前宣布,经过数月监测与审核后,该机构决定自今年10月29日起,将中国国债纳入其旗舰指数——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有专家评论称,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也反映出中国债市在世界资本市场具有重大优势。

  去年,中国先后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承诺,更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疫情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复苏和长期向好,将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回暖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主要指标大幅上涨,凸显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

2021-04-08 09:13 来源:中国网 唐华

  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暖风拂面,当下正是旅游出行的好时节。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国内各大景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景象刷爆了朋友圈,似乎只有游客们佩戴的口罩还在提醒着全球疫情还未散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4月5日发布的消息,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行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同期的94.5%。

  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只是中国经济全面回暖的一个缩影。近日公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分别比上月上升1.3、4.9和3.7个百分点,三大PMI指数加快回升,证明中国经济正延续总体扩张态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瑞士央行评论称,在农历春节假期后,中国市场活力迸发,中国经济正持续复苏。

  中国经济持续回温,得益于政府科学统筹、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在去年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后,中国政府始终狠抓“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春节前,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均出现散发疫情,但通过执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精准检测、动态清零”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这些局部疫情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春运期间,各级政府向广大民众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再加上多部门通力配合、严格防疫,春节期间全国未发生新疫情,为节后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活力绽放,源于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去年疫情暴发后不久,中国政府就出台减免税费政策,切实为陷入困局的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同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这种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今年得以延续和扩大。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并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这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为疫情之下的实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大疫淬炼的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顽强韧性和蓬勃生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显难能可贵,也分外令世界为之瞩目。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供应机构之一的富时罗素日前宣布,经过数月监测与审核后,该机构决定自今年10月29日起,将中国国债纳入其旗舰指数——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有专家评论称,这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也反映出中国债市在世界资本市场具有重大优势。

  去年,中国先后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承诺,更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疫情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复苏和长期向好,将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回暖注入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