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七国集团(G7)贸易官员和世贸组织总干事举行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新冠疫情后的贸易重建和未来WTO改革两个方面,就“自由公平的贸易”“现代化的贸易”以及“数字贸易”三个话题展开相关原则讨论。
在此次会议前夕,作为主持人的英国贸易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对华态度十分强硬,声称“如果世贸组织不进行改革,各国会找到其他发展贸易的机制”“中国仍自认是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需要改变”,并就“强迫劳动”“知识产权”等议题影射中国。
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现行WTO体制框架下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不满已不新鲜。特朗普就曾以此为由推行相应保护政策并发动贸易战。目前我国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地位、发展均衡程度、人均GDP等方面来看,讨论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仍言之尚早;而所谓“强迫劳动”,在“新疆棉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当下,更被多方证明是无稽之谈。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琦3月正式上任以来首次参加国际会议。相较于其他拜登班底成员,戴琦作风更显“鹰派”,无论是在竞选之中还是上任之初,都将“应对中国所带来的挑战”视为美国未来的关键、优先事项,并在就职听证会上表示“关税是贸易工具箱中的合法工具”。结合拜登及其班底在就任前后对待关税等贸易问题的差异态度,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将在对华谈判过程中大做文章以谋求更多的利益。
实际上,当前拜登政府所宣扬、回归的“多边主义”与传统WTO框架下的互利互惠的多边体制框架存在关键差别。前者的必要前提是要保证美国上世纪中期以来,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和核心利益。这种美国式的“多边主义”并不愿意接纳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
我国作为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者,未来更应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深入合作,共同维护WTO多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协调、完善WTO相应机制改革。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在RCEP协定上也已进入成员审核阶段;对于德国、法国等贸易伙伴,我国应加强谈判、沟通以稳固并拓宽经贸合作范围,多管齐下,扩大和维护经贸朋友圈,共同促进全球贸易稳中向好发展。(王孝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周钰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