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完善竞争政策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1年03月29日 06:48   来源:广州日报   符正平 麦景琦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要求“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近日,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下面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四大建设目标和十项实施内容,重点突出竞争优先的原则和机制衔接的工作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背景下,无论是在区域政府间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完善市场体制等领域都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和范例。广东省强化竞争政策的措施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有力推动大湾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并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早期在产业政策方面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以此逐步推进国内的经济制度改革,并在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的“竞争”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增长,国内经济发展模型转型压力增大,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效率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从200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去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可以看到中央对强化竞争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的决心一直十分坚定。特别是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国内廉价生产要素带来的竞争优势逐步消退。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内资本输出,还是引入国外生产要素,都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竞争政策,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使我国成为推动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更好地整合国内市场优势和生产要素,长久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要求我国对接最高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按照新的国际标准和规则办事。在去年成功加入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我国也将推动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进程。CPTPP代表了当今国际经贸领域的最高标准。竞争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新标准和规则。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在对接国际最高经贸规则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将有利于推进我国加入CPTPP等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是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粤港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框架下进行,合作领域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旅游、中医药等具体产业领域。《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提到要“对港澳投资者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推广‘粤港银政通’服务,并扩大至澳门经营者,实现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就地受理以及远程办理”,这意味着在CEPA框架下,粤澳经贸合作的制度性门槛将进一步降低,这将更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大湾区内畅通流动。

  此外,将粤港合作从产业领域拓展到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建立粤港澳三地竞争执法机构执法会商机制”“开展执法协助和人员往来交流合作等”,这是内地与香港制度衔接机制作出实质性变化的一步,将极大改善此前由于两地制度差异引致的利益分歧无法协调、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提高审批门槛破坏市场竞争等问题。由此可见,《实施方案》将极大提升粤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进一步落实已有合作机制,扩展新的合作领域,毕竟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完善竞争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珠三角九市的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南沙、前海、横琴的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成立以后,每年都进行大量制度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开放新高地。但随着“放管服”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加大,流程性创新释放的制度红利正在逐步递减。

  此次《实施方案》一个重要亮点是对当前企业经营的痛点堵点亮明改革决心并提出方案。比如,《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医药、建筑、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公章刻制等领域,加大力度规制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线索举报绿色通道”“强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规制与合规辅导”,对行政垄断和平台垄断“开刀”,这将令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大中小型企业受惠,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通过加强国际交流、针对性反垄断普法宣传、建立执法咨询机制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维权意识和竞争合规理念,这意味着政府执法方式将更加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最后,此次《实施方案》多次强调跨地区的工作联动、协商和合作机制,这有利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平台加速推广竞争政策实施经验,有助于提升大湾区城市的整体营商环境。

  (作者符正平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麦景琦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完善竞争政策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1-03-29 06:48 来源:广州日报 符正平 麦景琦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要求“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近日,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下面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四大建设目标和十项实施内容,重点突出竞争优先的原则和机制衔接的工作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背景下,无论是在区域政府间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完善市场体制等领域都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和范例。广东省强化竞争政策的措施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有力推动大湾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并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早期在产业政策方面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以此逐步推进国内的经济制度改革,并在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的“竞争”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增长,国内经济发展模型转型压力增大,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效率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从200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去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可以看到中央对强化竞争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的决心一直十分坚定。特别是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需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国内廉价生产要素带来的竞争优势逐步消退。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内资本输出,还是引入国外生产要素,都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竞争政策,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使我国成为推动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更好地整合国内市场优势和生产要素,长久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要求我国对接最高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按照新的国际标准和规则办事。在去年成功加入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我国也将推动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进程。CPTPP代表了当今国际经贸领域的最高标准。竞争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新标准和规则。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在对接国际最高经贸规则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将有利于推进我国加入CPTPP等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是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粤港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框架下进行,合作领域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旅游、中医药等具体产业领域。《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提到要“对港澳投资者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推广‘粤港银政通’服务,并扩大至澳门经营者,实现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就地受理以及远程办理”,这意味着在CEPA框架下,粤澳经贸合作的制度性门槛将进一步降低,这将更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大湾区内畅通流动。

  此外,将粤港合作从产业领域拓展到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建立粤港澳三地竞争执法机构执法会商机制”“开展执法协助和人员往来交流合作等”,这是内地与香港制度衔接机制作出实质性变化的一步,将极大改善此前由于两地制度差异引致的利益分歧无法协调、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提高审批门槛破坏市场竞争等问题。由此可见,《实施方案》将极大提升粤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进一步落实已有合作机制,扩展新的合作领域,毕竟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完善竞争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珠三角九市的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南沙、前海、横琴的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成立以后,每年都进行大量制度创新以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开放新高地。但随着“放管服”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加大,流程性创新释放的制度红利正在逐步递减。

  此次《实施方案》一个重要亮点是对当前企业经营的痛点堵点亮明改革决心并提出方案。比如,《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医药、建筑、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公章刻制等领域,加大力度规制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线索举报绿色通道”“强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规制与合规辅导”,对行政垄断和平台垄断“开刀”,这将令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大中小型企业受惠,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通过加强国际交流、针对性反垄断普法宣传、建立执法咨询机制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维权意识和竞争合规理念,这意味着政府执法方式将更加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最后,此次《实施方案》多次强调跨地区的工作联动、协商和合作机制,这有利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平台加速推广竞争政策实施经验,有助于提升大湾区城市的整体营商环境。

  (作者符正平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麦景琦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