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点七道菜六道假”警示跑腿代购别跑偏

2021年03月24日 07:57   来源:法治日报   张 涛

  近日,武汉一男子通过饿了么跑腿代购点单,但7道菜中仅1道是指定商家的菜品。3月22日下午,饿了么回应称,平台已联系消费者先行赔付,并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后续事宜。针对跑腿骑手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已停止该配送员服务资格,并联动商家向相关部门举报。

  事后,有媒体联系涉事骑手进行采访。对方表示,当天下雨,自己接单时离得远,怕耽误送餐时间,便在其他餐馆买了6道菜,一共只多拿了顾客36元。但只要看过菜单,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这6道菜中包括凉拌毛豆等凉菜,都是到店后可以直接打包带走的菜品,不存在时间来不及的情形。再者,菜品烹制用时大同小异,在不同餐馆分批购买,反而会更耽搁时间。

  而跑腿骑手紧接着关机失联的举动,更让这起事件疑窦丛生。公众不禁怀疑,这名骑手之所以“躲”起来,很可能因为这不是其第一次“偷梁换柱”。再联想到其提供的“假账单”,很难说这是临时起意之举,此事恐怕也很难由一人独立完成,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山寨店,存在“造假一条龙”的黑色产业链。

  目前,饿了么已停止该配送员服务资格,并向相关部门举报。不过,对于饿了么来说,还应反思自身运营管理的漏洞。在这起事件中,消费者是通过饿了么的跑腿代购下单。与一般点外卖不同,消费者选择跑腿代购服务时,不是直接在商家下单,而是支付跑腿代购和所购商品的费用后,委托骑手前去购买。其中,平台收取跑腿代购费用,再和骑手结算;所购商品的费用,则由骑手支配。这中间难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导致骑手“挂羊头卖狗肉”糊弄消费者。这次要不是这名消费者经常在该商家处点餐,熟悉菜品分量,并及时联系商家核对,恐怕就被骑手蒙混过去了。

  代跑腿行业的出现,的确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但当其作为外卖服务的补充时,短板也显而易见:由于不是消费者和商家点对点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就容易给个别跑腿骑手留下暗箱操作、以次充好的空子。其后果不只是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更可能带来未知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被冒名商家的信誉和口碑。

  “点7道菜6道假”事件需要彻查,给消费者和公众一个交代。同时,无论是饿了么还是其他平台,都应及时查漏补缺,堵住管理漏洞。首先,对于符合条件的商家应开放外卖全城配送服务,让消费者能够直接在商家处下单,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其次,在外卖配送和跑腿代购中全面推广“食安封签”,进一步完善网络订餐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此外,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骑手进行监督,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预警,主动调查,一经查实违规就予以应有惩戒,情节严重者则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点七道菜六道假”警示跑腿代购别跑偏

2021-03-24 07:57 来源:法治日报 张 涛

  近日,武汉一男子通过饿了么跑腿代购点单,但7道菜中仅1道是指定商家的菜品。3月22日下午,饿了么回应称,平台已联系消费者先行赔付,并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后续事宜。针对跑腿骑手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已停止该配送员服务资格,并联动商家向相关部门举报。

  事后,有媒体联系涉事骑手进行采访。对方表示,当天下雨,自己接单时离得远,怕耽误送餐时间,便在其他餐馆买了6道菜,一共只多拿了顾客36元。但只要看过菜单,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这6道菜中包括凉拌毛豆等凉菜,都是到店后可以直接打包带走的菜品,不存在时间来不及的情形。再者,菜品烹制用时大同小异,在不同餐馆分批购买,反而会更耽搁时间。

  而跑腿骑手紧接着关机失联的举动,更让这起事件疑窦丛生。公众不禁怀疑,这名骑手之所以“躲”起来,很可能因为这不是其第一次“偷梁换柱”。再联想到其提供的“假账单”,很难说这是临时起意之举,此事恐怕也很难由一人独立完成,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山寨店,存在“造假一条龙”的黑色产业链。

  目前,饿了么已停止该配送员服务资格,并向相关部门举报。不过,对于饿了么来说,还应反思自身运营管理的漏洞。在这起事件中,消费者是通过饿了么的跑腿代购下单。与一般点外卖不同,消费者选择跑腿代购服务时,不是直接在商家下单,而是支付跑腿代购和所购商品的费用后,委托骑手前去购买。其中,平台收取跑腿代购费用,再和骑手结算;所购商品的费用,则由骑手支配。这中间难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导致骑手“挂羊头卖狗肉”糊弄消费者。这次要不是这名消费者经常在该商家处点餐,熟悉菜品分量,并及时联系商家核对,恐怕就被骑手蒙混过去了。

  代跑腿行业的出现,的确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但当其作为外卖服务的补充时,短板也显而易见:由于不是消费者和商家点对点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就容易给个别跑腿骑手留下暗箱操作、以次充好的空子。其后果不只是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更可能带来未知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被冒名商家的信誉和口碑。

  “点7道菜6道假”事件需要彻查,给消费者和公众一个交代。同时,无论是饿了么还是其他平台,都应及时查漏补缺,堵住管理漏洞。首先,对于符合条件的商家应开放外卖全城配送服务,让消费者能够直接在商家处下单,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其次,在外卖配送和跑腿代购中全面推广“食安封签”,进一步完善网络订餐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此外,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骑手进行监督,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预警,主动调查,一经查实违规就予以应有惩戒,情节严重者则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责任编辑:臧梦雅)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