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代买7个菜调包6个,外卖骑手的职业道德谁来帮扶?

2021年03月23日 10:05   来源:东方网   玉玉

  近日,李女士在饿了么某品牌店点了7道菜,但是跑腿骑手送来的只有一道是正品,另外6道菜都不是从该店卖出,菜品单也是假的。李女士说,菜品被掉包且来源不明。跑腿骑手称,当时时间不够才在别处买了充数,但价格相似,自己只多收了30多元。

  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表示细思极恐。有网友表示“连吃个饭也开始造假”“突然有点担心自己点的外卖。”还有网友认为“很明显骑手不是怕超时,就是想赚差价。”“伪造小票,看起来非常专业,很可能是黑产。”“完全没有职业道德,让人们失去对跑腿人员的信任。”还有网友呼吁“要严查严打,偷梁换柱还理直气壮,真的很过分。”“平台应严格监管,发现一例永不录用。”

  如今,点外卖叫跑腿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外卖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外卖小哥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较为突出。此前,外卖小哥对着餐品吐口水、在电梯里小便、给差评客户发恐吓短信等新闻屡见不鲜,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次,外卖小哥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掉包餐品,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外卖小哥如此胡作非为,除了本身缺乏自我道德约束外,外卖平台入职门槛过低、对员工素质要求不到位、缺乏统一专业培训、监管不善等也使得配送途中食品安全很难获得保障。加之,外卖作为新兴产业,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不统一、缺乏法律保障也是重要因素。

  事发后,饿了么平台已联系消费者提供先行赔付,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后续事宜。餐饮方也表示,将针对外卖服务做出调整措施,包括增加品牌专属外卖封条,解决菜品配送途中被掉包的隐患等。看似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但如果后续平台不对症下药,堵牢漏洞,类似事件恐怕会再度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无益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外卖平台要长远发展,外卖小哥的形象不容忽视。发挥平台的监管作用,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外卖小哥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整个从业过程的培训,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严肃处理,倒逼骑手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打造出优质的服务队伍,让外卖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代买7个菜调包6个,外卖骑手的职业道德谁来帮扶?

2021-03-23 10:05 来源:东方网 玉玉

  近日,李女士在饿了么某品牌店点了7道菜,但是跑腿骑手送来的只有一道是正品,另外6道菜都不是从该店卖出,菜品单也是假的。李女士说,菜品被掉包且来源不明。跑腿骑手称,当时时间不够才在别处买了充数,但价格相似,自己只多收了30多元。

  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表示细思极恐。有网友表示“连吃个饭也开始造假”“突然有点担心自己点的外卖。”还有网友认为“很明显骑手不是怕超时,就是想赚差价。”“伪造小票,看起来非常专业,很可能是黑产。”“完全没有职业道德,让人们失去对跑腿人员的信任。”还有网友呼吁“要严查严打,偷梁换柱还理直气壮,真的很过分。”“平台应严格监管,发现一例永不录用。”

  如今,点外卖叫跑腿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外卖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外卖小哥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较为突出。此前,外卖小哥对着餐品吐口水、在电梯里小便、给差评客户发恐吓短信等新闻屡见不鲜,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次,外卖小哥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掉包餐品,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外卖小哥如此胡作非为,除了本身缺乏自我道德约束外,外卖平台入职门槛过低、对员工素质要求不到位、缺乏统一专业培训、监管不善等也使得配送途中食品安全很难获得保障。加之,外卖作为新兴产业,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不统一、缺乏法律保障也是重要因素。

  事发后,饿了么平台已联系消费者提供先行赔付,安排专人与消费者沟通后续事宜。餐饮方也表示,将针对外卖服务做出调整措施,包括增加品牌专属外卖封条,解决菜品配送途中被掉包的隐患等。看似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但如果后续平台不对症下药,堵牢漏洞,类似事件恐怕会再度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无益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外卖平台要长远发展,外卖小哥的形象不容忽视。发挥平台的监管作用,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外卖小哥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整个从业过程的培训,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严肃处理,倒逼骑手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打造出优质的服务队伍,让外卖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