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一则关于“江西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的消息在网络传播。九江银行客服回应,海报为产品部门的宣传,但该产品未上线,后期也不会上线,目前也没有其他客户来申请(此业务)。
彩礼也可贷款?这个最高可贷30万的产品,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的用途为新婚旅行和购车、首饰、家电等;申请条件包括22周岁以上,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说白了,这不过就是一个消费贷,但海报宣传的“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却把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
近年来,社会对天价彩礼一直态度明朗,声讨不绝。民法典直接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治理。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改平也提出了关于遏制农村天价彩礼陋习的建议,得到了众多网友叫好。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银行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管是作为一种对舆论的试探,还是以挑起舆论讨论作为一种“软广告”来营销自己的贷款产品,都说明银行对高价彩礼的危害认识不足。这种短板,至少会在客观上对高价彩礼推波助澜。而事实上,这家银行只是把话说在了明处,而打着消费贷的名义暗中操作的银行,或许还有不少。
高价彩礼的风气得不到遏制,必然加大原生家庭的压力,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形成多维度的贫困累积,也会直接影响到婚后小家庭的发展和家庭成员养老等一系类问题,导致家庭可持续发展受损。所以,这已经不是一单业务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银行必须有担起这一社会责任的意识。
促进消费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从消费观念看,群众也愿意对健康、绿色、安全消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且越来越看重消费场景的体验。因此,促进消费重在补短板。企业促进消费,必须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和供给创新结合起来,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和引导理性消费和避免过度负债结合起来,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
回到“彩礼贷”。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利用公共媒体挑起对公序良俗的敌意,继而以未实行、失误等为借口打擦边球。对这种违和的做法,除了舆论谴责,高额罚款或许更让他们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