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举多赢

2021年03月17日 10:04   来源:东方网   陆敬平

  最近,不少市民前往各区政务服务中心,都发现了一个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虽小,办理的却是市民遇到的“疑难杂症”事项。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底,北京市政务服务局曾下发文件,部署政务服务中心解决“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市所有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都设有这个特殊窗口,它成了解决市民难题的“直通车”。(3月17日《新京报》)。

  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主观意愿都是能不排队,少跑路,办成事。最好是只跑一趟就办结,或者是不出家门网上就能办理。事实证明,各级政府也努力做到顺时应势,适应群众需求,建成便民服务大厅,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大力支持。

  可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到政策要求,个别办事人员作风简单粗暴,或者是由于有的群众对政策或所办事项不够了解,所带材料不全等,导致跑一趟或是多趟都无法办成事。因而有怨气或发脾气。对此,急需服务精细化予以化解。北京市16区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应窗口,为群众解疑释惑和细心指导,无疑是个有益的探索,自然能赢得群众的点赞和支持。

  倾听群众诉求的“窗口”。群众办不成事,必然会感到心中窝火。而“办不成事”窗口,倾听群众诉求,并根据具体需要及时指导群众怎样才能办成事,无疑就成了“灭火器”,并且还能促进群众喜怀感激之情。实质上其作用还不止这些,还能根据群众诉求,及时与办事部门沟通,使之服务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意愿,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显而易见,是好处多多。

  形成“分忧解难”的平台。从实践来看,大多数群众只要准备充分,所要办的事项基本上都能在服务大厅或者是网上办结。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或制约,无法或是暂时办不成。甚至形成“疑难杂症”,让办事群众深感迷茫。甚至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困惑。这时,“办不成事”窗口就成为群众分忧解难的平台。以面对面的方式耐心细致帮群众解疑释惑,并帮助指导群众如何才能方便快捷办成事。如市民刘女士在四年前成立一公司,后来因家庭原因疏于管理,直至今年1月想重新经营,才发现公司已处于吊销状态,通过网络无法申请业务。通过“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及时指导,最后终于办成,解了燃眉之急。

  疏通“末梢神经”的通道。仔细分析,在生活工作中,之所以群众有些事情办不成,往往是卡在末梢神经上。只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畅通末梢神经,就能促进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又能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打造便民“直通车”。实现与广大人民群同频共振,心心相印,从而促进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还能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终极目标。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民生无小事,件件需要用心。我们期待,全国各地都能借鉴北京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努力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为,着力打造小政府大服务,切实践行为民初心,建设和谐美丽大中国。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

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举多赢

2021-03-17 10:04 来源:东方网 陆敬平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