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是其中之一。这是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这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推动文化建设守正创新、再攀新高,朝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接续奋斗。
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与深远意义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他特别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总书记关于文化“四个重要”的重要论述,以全新的视角,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对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建成文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作为建成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源泉是什么?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即精神文化自信;二是对当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文化自信”,即物质文化自信。这是我们建成文化强国的根基。
当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有理由“文化自信”,有理由对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满怀信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随着“中国梦”的逐步实现和文化强国的建成,在新的平台上环顾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我们就能以更平和、更开阔、更包容的心态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也更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和中国价值观将在未来开创、引领新的世界大潮。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第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让人们在共建共享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着力加强文化产品生产创作,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特别是着力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第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金量”,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增长点,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释放新的消费潜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坚定而生动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校刊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