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张女士因点外卖给了差评,次日遭到外卖员砸门威胁和勒索。在向外卖平台投诉后,平台只是提出补偿100元优惠券;报警后,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10天,而为防止被报复,张女士已搬家。
这起差评事件虽是个案,却透露出消费者的困境:多数人会体谅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对服务不满意时给差评,可能会经受道德审视,甚至还会遭到报复。有不少网友留言:“再也不敢给差评了。”但如果放弃差评,消费者权利恐无法保障。
回到此事,张女士给差评被威胁,又因害怕被报复搬家;外卖员要承担降级、罚款的经济损失,还要承受行政处罚。可以说,在消费者和外卖员的关系中,如果平台能够及时介入,主动承担自身责任,这种“双输”的局面本可以避免。
而且,平台可以通过匿名差评实现技术规避,让外卖员无法直接查看谁给的差评。这是保障消费者差评权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清一色的五星好评也就意味着评价体系作用丧失,事实上并非批评意见不存在。充分保障消费者差评权,不仅让评价评分更加真实客观,也倒逼外卖员、商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不失为提升平台用户体验的好方法。
总之,平台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在争取消费者的同时兼顾外卖员权利,完善申诉渠道、差评处理、匿名差评等机制,切实履行好第三方平台责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