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疫苗为何受到世界欢迎

2021年01月18日 07: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辛识平

  “我相信中国疫苗的质量。”当地时间16日上午,首批100万剂由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前往机场迎接,并宣布自己也将接种中国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疫苗承载着人类战胜病毒的希望。越来越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为中国疫苗投下沉甸甸的信任票。

  这种信任,是各国政要的“带头接种”。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印尼总统佐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已接种中国疫苗,希望通过此举“让所有人都相信疫苗是安全的”。这种信任,是多国订单的纷至沓来。目前,中国疫苗已在埃及获得正式批准使用,此前,阿联酋、巴林分别按照世卫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审核批准中国疫苗正式注册上市,巴西、泰国、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已宣布向中国订购新冠疫苗。

  疫苗是否安全?接种后能管多久?是否方便运输?这是鉴定疫苗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每个国家在选购疫苗时最关心的问题。尽管不同国家的试验标准存在差异,但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上市标准,可以在大范围人群中形成有效保护。此外,中国疫苗还有储运便捷的突出优势,仅需2℃-8℃的环境即可,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大多数国家国情,大大降低了储运成本。“世界最好的疫苗之一”“可靠且安全”——中国疫苗用数据说话,凭借过硬品质赢得了认可。

  除了“品质”给力,中国疫苗的“气质”亦是与众不同。一支疫苗,历经数月攻关研制而成,体现了科技的硬核力量,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道义担当的有力体现。“是让孤立、党派纷争、阴谋论和对科学的攻击占据上风,还是一起走过危机的最后一程、公平地分享疫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诘问不无针对性。一些国家搞“疫苗民族主义”,企图借疫苗谋一己之私,国际社会对此纷纷批评。而中国的做法是——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和世卫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不断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与希望,得到了广泛赞誉。

  随着产量大幅提升,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将有力缓解全球疫苗供不应求的问题,中国疫苗公平合理的价格也将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负担。这条珍贵的“生命线”,传递着中国一以贯之的信念:新冠疫苗的研发与分配绝不是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全人类与病毒的决战。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确保所有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得到免疫,人类才能彻底战胜病毒,实现真正的安全。

  “让2021年成为治愈创伤的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新年致辞中为人类许下美好愿望。何以疗伤?世界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更加呼唤团结抗疫的担当与行动。这,就是中国疫苗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国疫苗为何受到世界欢迎

2021-01-18 07: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辛识平

  “我相信中国疫苗的质量。”当地时间16日上午,首批100万剂由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运抵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前往机场迎接,并宣布自己也将接种中国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疫苗承载着人类战胜病毒的希望。越来越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为中国疫苗投下沉甸甸的信任票。

  这种信任,是各国政要的“带头接种”。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印尼总统佐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已接种中国疫苗,希望通过此举“让所有人都相信疫苗是安全的”。这种信任,是多国订单的纷至沓来。目前,中国疫苗已在埃及获得正式批准使用,此前,阿联酋、巴林分别按照世卫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审核批准中国疫苗正式注册上市,巴西、泰国、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已宣布向中国订购新冠疫苗。

  疫苗是否安全?接种后能管多久?是否方便运输?这是鉴定疫苗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每个国家在选购疫苗时最关心的问题。尽管不同国家的试验标准存在差异,但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上市标准,可以在大范围人群中形成有效保护。此外,中国疫苗还有储运便捷的突出优势,仅需2℃-8℃的环境即可,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大多数国家国情,大大降低了储运成本。“世界最好的疫苗之一”“可靠且安全”——中国疫苗用数据说话,凭借过硬品质赢得了认可。

  除了“品质”给力,中国疫苗的“气质”亦是与众不同。一支疫苗,历经数月攻关研制而成,体现了科技的硬核力量,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道义担当的有力体现。“是让孤立、党派纷争、阴谋论和对科学的攻击占据上风,还是一起走过危机的最后一程、公平地分享疫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诘问不无针对性。一些国家搞“疫苗民族主义”,企图借疫苗谋一己之私,国际社会对此纷纷批评。而中国的做法是——最早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和世卫组织发起的“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不断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与希望,得到了广泛赞誉。

  随着产量大幅提升,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将有力缓解全球疫苗供不应求的问题,中国疫苗公平合理的价格也将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负担。这条珍贵的“生命线”,传递着中国一以贯之的信念:新冠疫苗的研发与分配绝不是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全人类与病毒的决战。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确保所有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得到免疫,人类才能彻底战胜病毒,实现真正的安全。

  “让2021年成为治愈创伤的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新年致辞中为人类许下美好愿望。何以疗伤?世界需要安全有效的疫苗,更加呼唤团结抗疫的担当与行动。这,就是中国疫苗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年巍)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