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饭圈应援文化,是该治治了

2020年12月24日 07:38   来源:钱江晚报   陈江

  有明星,然后有饭圈。在资本的裹挟下,“饭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粉丝为偶像打榜、控评、氪金……最初的应援行为多集中在电影电视演唱会等艺人作品上,现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线下的各个方面,乱象迭出。到了该好好治理的时候了。

  近日,娱乐圈的常青树、著名主持人何炅在微博上回应“快乐大本营”收粉丝应援礼一事,对误导粉丝表示抱歉,并承诺以后不再收受任何礼物。

  事情起因是有网友爆料快乐家族成员收取粉丝应援礼物,并翻出一年多前何炅相关节目片段,引发了全网热议。一些上“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明星后援会,为了让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几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照顾好自家偶像,用后援会的资金购买应援礼品送给几位主持人。这些礼物从面包饮料到大牌奢侈品,甚至还有金条,贵重程度令人震惊。由此揭开了饭圈中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为idol(偶像)应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饭圈的每一次热搜,都在刷新大众对社会和娱乐圈的认知,粉丝的应援方式也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平时送偶像礼物尚好理解,为什么上综艺节目还要给节目组和主持人送礼呢?

  众所周知,“应援”是个舶来词,本意是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关爱。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应援早已不是演唱会上吹吹口哨、举举灯牌那样简单,还扩展到偶像演艺生活的每一个节点上,自然也包括录制节目应援。事实上,不止是“快乐大本营”,许多明星录制其他综艺节目,粉丝都会给节目组送应援礼物。

  粉丝帮偶像送礼物,画风越跑越偏。为了让自家偶像受到所谓“照顾”,互相比谁家的礼物更高档奢华、更有格调品位。据说,如果礼物少,场面上冷冷清清,那丢的就不只是偶像的排面,还有粉丝的脸面。为此,有的粉丝不惜血本,一掷千金,也要营造出自家偶像更有人气、更加优秀的气势来。

  应援送礼不只是送礼那么简单。送礼的钱是怎么来的,谁负责采购的,中间又经过了谁,最后是用什么方式送出去的……饭圈应援文化的背后,获利者远不止明星群体。职粉、站姐、黄牛、演艺公司,每个环节都能从中牟利,分得一杯羹。可以说,每一家明星后援会,都像是一家公司,从管理层、数据组、美工、前线,饭圈分工明确,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饭圈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但饭圈的生意不该是一笔糊涂账。虽然说粉丝是心甘情愿被“割韭菜”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涉世未深,有些还只是学生。面对这样的现状,明星与团队应体现社会责任感,对粉丝送礼说不;而行业应以更多担当来约束各方行为,涤清饭圈文化的歪风邪气,让年轻人追星回到正确的方式。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饭圈应援文化,是该治治了

2020-12-24 07:38 来源:钱江晚报 陈江

  有明星,然后有饭圈。在资本的裹挟下,“饭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粉丝为偶像打榜、控评、氪金……最初的应援行为多集中在电影电视演唱会等艺人作品上,现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线下的各个方面,乱象迭出。到了该好好治理的时候了。

  近日,娱乐圈的常青树、著名主持人何炅在微博上回应“快乐大本营”收粉丝应援礼一事,对误导粉丝表示抱歉,并承诺以后不再收受任何礼物。

  事情起因是有网友爆料快乐家族成员收取粉丝应援礼物,并翻出一年多前何炅相关节目片段,引发了全网热议。一些上“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明星后援会,为了让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几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照顾好自家偶像,用后援会的资金购买应援礼品送给几位主持人。这些礼物从面包饮料到大牌奢侈品,甚至还有金条,贵重程度令人震惊。由此揭开了饭圈中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为idol(偶像)应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饭圈的每一次热搜,都在刷新大众对社会和娱乐圈的认知,粉丝的应援方式也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平时送偶像礼物尚好理解,为什么上综艺节目还要给节目组和主持人送礼呢?

  众所周知,“应援”是个舶来词,本意是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关爱。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应援早已不是演唱会上吹吹口哨、举举灯牌那样简单,还扩展到偶像演艺生活的每一个节点上,自然也包括录制节目应援。事实上,不止是“快乐大本营”,许多明星录制其他综艺节目,粉丝都会给节目组送应援礼物。

  粉丝帮偶像送礼物,画风越跑越偏。为了让自家偶像受到所谓“照顾”,互相比谁家的礼物更高档奢华、更有格调品位。据说,如果礼物少,场面上冷冷清清,那丢的就不只是偶像的排面,还有粉丝的脸面。为此,有的粉丝不惜血本,一掷千金,也要营造出自家偶像更有人气、更加优秀的气势来。

  应援送礼不只是送礼那么简单。送礼的钱是怎么来的,谁负责采购的,中间又经过了谁,最后是用什么方式送出去的……饭圈应援文化的背后,获利者远不止明星群体。职粉、站姐、黄牛、演艺公司,每个环节都能从中牟利,分得一杯羹。可以说,每一家明星后援会,都像是一家公司,从管理层、数据组、美工、前线,饭圈分工明确,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饭圈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但饭圈的生意不该是一笔糊涂账。虽然说粉丝是心甘情愿被“割韭菜”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涉世未深,有些还只是学生。面对这样的现状,明星与团队应体现社会责任感,对粉丝送礼说不;而行业应以更多担当来约束各方行为,涤清饭圈文化的歪风邪气,让年轻人追星回到正确的方式。

(责任编辑:武晓娟)

查看余下全文